不懂商流的物流企业,没有未来

很多“成功”的企业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成功的。绝大部分创业成功的民营企业是通过不断摸索试错,用勤奋,大胆和敏锐的商业嗅觉抓住了机会而成功。 当企业跨出“宏观经济腾飞”这部“高速电梯”,需要开始自己爬楼梯的时候,那些对客户需求没有深刻洞察的企业,就会遇到空前的挑战。 对物流企业而言,客户需求主要来自于商流的需求。 电商驱动的国内快递 电商的爆发驱动了电商快递的崛起,所有其它物流细分领域只有垂涎欲滴的份。电商爆发的这些年,是商流从传统的“树形销售网络”向“网状销售网络”转型的过程。大小商家都有了从单点发全国的诉求,因此电商快递拼的是网络覆盖,因为快递的网络覆盖就等于商流的网络覆盖,商流和物流形成了相互驱动的双赢局面。由于电商快递已经进入寡头竞争,我们暂且略过。 跨境电商驱动的跨境物流 相似的场景正在跨境电商发生。随着跨境电商的持续升温,跨境物流也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笔者在2013年左右为某国内领先快递企业做战略项目时的核心观点是:一切聚焦规模领先。因为来自于商流的需求是最大的网络覆盖以及最低的成本,这都要求规模领先来实现。 这个观点仍然适用于跨境。虽然跨境物流由于链条较长而且不同环节都有产能瓶颈,但是商流的需求才是最大的动力。 跨境电商物流需要高度重视商家的全球销售动机,以及因此驱动的全球物流交付需求。 笔者认为全球的物流交付能力还需要考虑“从全球到全球”而不是简单的从中国出发的“星形网络”。随着一带一路的延申以及制造业向东南亚的转移,“从全球到全球”的需求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对物流企业的基本需求。 即时消费驱动的同城物流 无论是餐饮外卖还是社区代购,即时消费驱动的物流配送模式排除了几乎所有的传统快递物流公司。(除了顺丰这种本来就具有超强时效体验的快递公司还有一定机会,传统全国网络公司都已经出局) 即时消费对物流的超高时效要求必然导致订单和物流资源的超高密度,规模经济的源头完全掌握在拥有超高订单密度的平台和大商家手上,传统物流公司失去竞争优势。 而且掌握高密度订单的商流链主为了实现控制和降低成本,一定会将区域内的物流公司拆细(类似于加盟网络将加盟商拆细)。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平台将区域内的物流配送商拆细为30~100家左右实现基于KPI的考核是必然的。 所以请不要轻信商流平台的忽悠,亏钱补贴进入这段物流市场。 电商驱动的大件物流 物流公司的商业模式里常见的是规模经济(电商快递)和增值服务(国际物流)。随着电商平台不断延申到各类大件,大件电商物流最近也是如火如荼起来。 如果选择走规模经济路线的大件物流,事实上最终都会走向“大包裹”。因为只有“大包裹”才有可能形成规模经济(成本时效和质量会随着规模的扩大全面优化)。所以“大包裹”市场即将迎来更加惨烈的竞争! 如果选择增值服务的模式,绝大部分的大件物流都必须掌控末端。各类送装服务,代收货款甚是售后维修等业务是锁定利润的必要活动。 虽然末端的增值服务在每个城市都是相对独立,但是对于大件电商而言,全国性销售的需求还是和普通电商一样的。因此谁能够在全国构建所在品类的末端服务能力,谁就能构建不可替代的进入壁垒。 品牌商驱动的供应链物流 随着品牌商和电商平台的竞合关系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品牌商基于全渠道销售的新需求都需要重构供应链。这种对供应链重构的需求将冲击现有的供应链物流模式。 品牌商在前台努力进行全渠道销售,但供应链是传统的按渠道独立而产生的巨量库存和低效的物流运营。品牌商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持续加快,爆款商品需要的极致供应链弹性以及物流执行能力对传统供应链以“稳定”为目标提出了巨大挑战。 比如,我们的食品行业客户从以前的“以产定销”逐步转型,整个供应链从推式向推拉结合改变的过程中,供应链计划以及物流执行成为了巨大挑战。 因此,品牌商从传统的层层批发对应的推式供应链和物流模式(各区域小霸王和推式采购供应链)向多种销售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如果供应链物流不能专注于帮助品牌商降低库存成本以及增加供应链弹性,将失去下一个十年。 小结 随着商流的不断升级迭代,物流企业从简单的“搬货”向真正的供应链转型迫在眉睫。如果不能洞察商流变化的本质,乃至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这样的物流企业没有未来。

0 Comments

互联网浪潮下,经销商们如何顺势破茧化蝶?

在这个新模式层出不穷的时代,每天都有一堆新思维在琢磨着如何改变甚至颠覆传统的行业结构和模式。核心无非是想尽各种招数来:控资源、抢客户以及缩减中间环节。 无论是传统的品牌商、厂家,还是新冒出来的各种平台公司,都顶着互联网的大招牌,力图借助新技术来改变原有按部就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产业链,其中最先被识别出来可以被改变的,就是经销渠道了。 昔 日 辉 煌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经销模式,是被验证了的最能发挥社会资源来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是品牌商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经销商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地域优势,为品牌商解决了四大难题: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使品牌商能将资源聚焦于新品开发、品牌营销和生产上。品牌商与经销商之间,既是生意关系,更是相濡以沫、互相依存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这个传统模式下,作为经销商,只要一开始做好这几件事,基本可以稳住江湖地位,幸福地数钱:找到有影响力的优质品牌和品类,获得区域代理权掌握区域的销售网络关系,包括大型商超、二级经销以及星罗棋布的小零售店掌握区域的仓储物流资源有充足的周转资金和良好的贷款信用今 日 困 境但,现在,这些优势,都在被削弱、替代、甚至颠覆,经销商们的日子在这最近的3-5年内非常难过,已经有不少体量小的扛不住环境的变化而纷纷消失。经销商们经常的抱怨是:1. B2B平台、区域城配物流商等新进入者挤压了自己的生存空间2. 受品牌商的控制,自己的话语权越来越弱3. 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薄、团队能力老旧实际上,上述第2、3点的抱怨,是企业自身的长期问题,只不过在日子好过的时候,这些问题不凸显;但现在因为有新模式新加入者的干扰,自己的优势不在,劣势就显露出来了。所以换个视角看,任何一次行业变革,是残忍的淘汰,也是蜕变的机会。正因为日子难过了,才会逼迫企业去思考转型、思考变革。那些有能力有勇气改变自己的企业,就可以重生。更好的情况是,居安思危,在还没出现危机时就主动走出舒适区,提前布局,那就更能在大浪中活下来。 蜕 变 之 路聪明的老板,是有极敏锐的市场嗅觉的,深知大势不可逆,只有顺势而为,借势发力,才可起到一两拨千斤的效果。经销商们,根据自身所处区域、价值链地位和体量的不同,可以考虑不同的转型路径和方式。从内到外,从基础到高端,可以有以下三个领域的变革:一. 运营管理精益二. 合作方式升级三. 业务模式转型变革一    运营管理精益这是所有经销商,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去强化的变革点。原来粗放式的“一手进、一手出”的贸易方式,更多依赖的是地缘优势以及人际关系。但现在,需要引入更为科学精益的管理方法,尤其针对业务链上的几个核心环节。例如:对经销的商品品类进行精细化的财务分析,从获利能力等角度评估品类的实际业绩表现并提出优化后的品类组合建议;像零售商那样,对商品进行更为精准和敏捷的动销计划滚动,进行销售预测和购销协同;供应链全程数字化,提升信息透明度、实现可追溯,并优化库存和物强化自身在区域的经销品牌,主动进行自有经销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协同零售终端,获取消费者信息,尝试对终端消费群体进行数据采集和数字化分析上述改变,是经销商自身的修炼和提升,是为了建构较强的决策能力、运营能力、掌控能力和谈判能力所做的工作。这些努力的结果,比较直接的是能改善经销商的成本压力,尤其是人工成本和物流成本;同时能使经销商争取到更加有利的品类结构,提升毛利。变革二    合作模式升级部分有实力的经销商可以考虑合作模式的变革。在自身运营能力提升,经营话语权较强的情况下,经销商可以主动对上游品牌商和下游零售商提出新的合作点。1、与上游品牌商的合作升级,相对难度会大一些。品牌商自己会有一定的谋划和盘算,但如果有一个掌握了某个区域稳定销量的优质经销商,主动提出对双方都有利的契合点,品牌商自然是会考虑的。尤其是:主动营销 – 经销商习惯于被动思维,过渡依赖品牌商,这样只会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经销商完全可以主动出击去作市场营销,而不是等着品牌商下任务。参与销售计划 – 经销商提供更权威的销售预测,这是品牌商求之不得的,也就避免出现品牌商与经销商互相埋怨销路不好又压货的无奈场景。联合开发新品 – 经销商如果能有效掌握市场前沿的消费数据,并对新品有一定的研究,这样的信息对品牌商是非常有价值的。事实上,一个努力学习不断思考的经销商,是完全有可能在某几个品类上有相当的设计能力的,这种判断,也许比品牌商还厉害。技术互通 – 品牌商的信息技术力量往往都走在了经销商的前面,尤其在互联网的大风下,很多品牌商都开通“线上“通道,试图能直接触达终端。如果经销商的技术也能与品牌商互联,把全程链路上的业务信息透明化,这是品牌商非常愿意看到的。当然,从商业角度,经销商也还是要保护一些自己的核心数据,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实现共赢的时候,合作的信任度、大局与小局的矛盾、以及利益互换等如何实现平衡2、与零售商的合作升级。经销商最受冲击的领域,也是最有主动权的地方经销商首先要突破原有的单纯的供货方以及巡店员的角色,而是要想更多的招数来为零售商服务,尤其是小零售商。眼下,以零售通为代表的B2B平台们,都在直接扶持小零售店,全国600-700万零售网点是所有人觊觎的渠道资源,它们不仅是末端销售触点的深入,更是实现很多O2O模式的载体。因此,与这些零售网点已经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经销商们,最难受的,就是来自于B2B平台的这种干扰,零售网点很容易被吸引到那些平台上。经销商轻则退化成物流服务者,重则彻底失去这些终端。因为即便没有经销商,零售小店们一样可以在平台上采购到好品牌的商品,一样可以有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到店送货,甚至平台还能帮小店引流,带来更多的生意。但,经销商们也不用太过焦虑,B2B平台并非无敌,它的短板也很明显:一则,为了抢夺门店资源,进行商品补贴,大部分B2B平台都是靠烧钱模式在维持,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倒闭是分分钟的事情;二则,这些平台公司,都具有浓厚的互联网基因,也意味着他们缺乏实体运营的经验和耐心。这么多年的经销网络,其中的利益和关系盘根错节、非常复杂,不是靠几十、几百个平台人员可以在瞬间介入和理清的。传统的经销渠道,还是有一定的壁垒,可以一定程度抵挡住B2B的冲击。那么,在B2B平台自己还在不断洗牌、大浪淘沙的阶段,经销商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重建与小零售商的关系,转型为“扶持者和伙伴“,赋能零售小店,从商品选择、进货、陈列、库存到引流、互动、售后、资金等全方位提供指导;同时,借助自身的技术力量,协助小店实现新零售模式。也许,有的经销商会说:“我只是这个小店部分货源的提供者,如何能管到那么多事?“这就是思维上的突破和改变,为什么不能作“部分商品供货者+零售经营扶持者+新技术输出者“呢?经销商们要关心小店需要什么、缺什么,并想办法替他们”补齐“,让他们盈利赚钱,过上好日子,那么这样的纽带关系就非常紧密,不是随便来个平台就能替代的。变革三    业务模式转型业务模式转型,是有可能要伤筋动骨、改头换面的,因此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经销商,可考虑依托自身的区域优势和管理能力,转变原本单一的经销模式,抓住价值链上更多的核心控制点,走一条不曾走过的路。本文初步提出三类转型方向的设想,当然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模式可以大胆构思和创新。模式一:以自身为核心,建立区域的B2B平台既然,那些互联网公司试图通过B2B平台来涉足经销环节;那么经销商何不自己搭建一个至少覆盖本区域的B2B平台呢?经销商自己或者几个经销商联盟,搭建一个垂直聚焦某些品牌或品类的B2B平台,邀请小店通过移动终端的方式接入,平台上,可以是自家经销的,也可以是多家经销商经销的商品,供小店选货,由各经销商负责物流送货。通过这个模式,经销商至少可以在品牌商面前底气十足的说:“在这块区域内,我有和那些平台一样的优势,同时我还有他们无法复制的市场熟悉度和终端掌控力“。这个模式的难点在于:1)如果自己品类不够丰富,平台上的选择范围小,是很难做起来的;2)如果和多家经销商联盟,那么就需要事先达成很多协议,避免商品之间的冲突,确保信息展示、交易规则的公平公正,以及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模式二:发挥物流优势,建立区域的共享仓储,实现统仓统配目前冲击经销商的另一大“对手“,是物流商。这些物流商掌握了大量的仓储资源和运输资源,原本是为经销商提供第三方服务的,但在B2B平台兴起后,这些物流商发现了转型之道:已经有一些区域的仓配企业,干起了原本经销商的活儿。他们开招商会,发布APP订货与支付工具,吸纳小店到他们的线上平台订货;又提供场地给经销商开展台,并为入仓的经销商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等,从而反向吸引更多经销商加入该平台,把货物放到他们的仓库中,实现统仓统配。未来,这样的物流企业就完全有可能更进一步去吸引品牌商。为此,有实力的经销商何不考虑将自己已有的仓储资源发挥到极致,在当地主动吸纳各类小经销商们来共享其仓储资源,不仅可以防范上述有“野心”的物流商的“跨界入侵“,又可以提高自身的资产利用率,增加服务收入;从整个供应链上看,也可以将物流运输的效率大大提升,为小零售商们降低了运输费用、简化了收货操作。此模式的难点,同样在于,要打消其他小经销商们的顾虑,确保库存商品的安全、以及资源分配上的公正公平,保障小经销商的利益。模式三:产业向上、渠道向下前两种模式的转型,经销商还是处于品牌商与零售商之间,使其原本单一的角色更丰富。第三种模式,则是要扮演新的角色。1)产业向上:有的经销商很早就开始琢磨上游的事情,基于多年经营某些品类的经验,独立创新新的品类,并控制原料基地、找加工厂合作生产等,创建自己的品牌,从渠道商转型为“品牌商+渠道商“的双重身份。这个对于长期经营,有独立研发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的经销商,是完全可以尝试的。2)渠道向下:经销商可以考虑往下沉,不仅作批发,也可以作零售。在获取品牌商同意、保持各家利益的情况下,自行在部分区域开线下门店,或者是在线商城,直接面向消费者。做这样的转型,经销商要快速建立零售的经验,并且需要拓展代理的商品、品牌和品类,甚至可以跨品种经营,比如,经营水果的同时,也可以经营果汁饮品。建区域平台、建共享仓储、产业与渠道突破,这三种业务模式的转型,都是为了帮助经销商获取更大的市场话语权、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利润,并谋求经销差价以外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经销商先人一步建起壁垒,不至于在“对手“入侵之时还手忙脚乱。当然,随着模式复杂,要注意串货和飞单等不合规的现象趁机而起。破 茧 化 蝶以上三条变革之路(运营管理精细、合作模式升级、业务模式转型),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影响范围有限可控,有的则要耗费较大的资源,作很大的变动,所以需要非常详尽和理性的筹谋,在自身能力未能达到足够高的时候,不宜作伤筋动骨的大转型。企业战略层面需要有一个统筹规划、一个路径图和一个控制塔,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行动方案、明确负责人、明确各项行动的推进机制和监督与考核。时间窗口有限,有一定实力的经销商们、不甘于被淘汰或活得憋屈的老板们,是时候动员团队、用好能人或邀请外力,来共谋转型之路了。而实力较弱的经销商,要么,可以和大经销商合作,成为其布局中的一部分;要么,就牢牢抓住制胜要素,在局部做到最优,以吸引好的机构来投资。总之,绝不能纹丝不动,等着被人廉价侵吞和淘汰。打开思维,突破常规,转型都是痛的,但只要在合适的领域内撕开一个小口子、迈开一小步,就能乘风闯出一片新天地!

0 Comments

要么增长,要么等死

2019年,经济进入寒冬,很多企业都做出了稳妥的战略选择:降低业务增长速度,更加注重利润回报。待外部环境复苏后,再发力和增长。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实际上,风险很大。因为你的业务必须增长。我们来看一个实证研究,先说结论:如果你的业务不增长,即使短期有较好的利润回报,那么还等不到下一个经济周期,你的企业大概率会被淘汰。再看研究结果:一家全球领先的咨询公司,对美国最大的100家公司进行了跨越2个经济周期的跟踪观察。这项跟踪按照收入增长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把企业分为四类。收入增长速度快,利润回报高的企业称为“增长明星”收入增长速度快,利润回报低的企业称为“徒劳无功“收入增长速度慢,利润回报高的企业称为“业绩至上”收入增长速度慢,利润回报慢的企业称为“面临危机” 第一个经济周期,这100家企业的分布如下表:  图1:第一个周期的增长矩阵进入下一个经济周期(约10年),每类企业的变化如下图: 图2:第二个周期的增长矩阵变化 毋庸置疑,跨越两个经济周期,表现最好的是“增长明星”,这类既关注收入增长,又关注利润回报的企业,持续领先的概率大;而那种战略保守,控制收入增长速度,仅重视利润的“业绩至上”的企业,退出市场的比例最高。整体表现甚至不如“面临危机”的企业(绝处逢生,反而转型成功)。 那么,为什么业务不增长,就会面临危机呢?你的竞争对手在增长;你不增长,你的市场会被竞争对手掠夺;你的业务不增长,留不住团队。有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职业发展的机会,也没有财务自由的机会。要么丧失斗志,要么离开你的企业;那如何实现业务增长呢?业务增长的三大引擎:扩大市场份额(8%的企业靠它实现增长。实际上是存量市场的红海竞争)兼并收购(34%的企业靠它实现增长)发展新业务(业务组合)(68%的企业靠它实现增长) 今天我们先讨论如何发展新业务,因为他对增长的贡献最大。看过太多的企业,尽管遇到增长乏力的瓶颈,也意识到发展新业务的重要性,但经过数次尝试,仍然收效甚微。这里有三个经过验证的举措,供大家参考并使用:1、新业务要由新的业务副总来领导,并独立发展,不能放在老业务下面- 老业务需要关注利润和现金流,而新业务关注的是推向市场成功率,以及市场份额拓展等。如果新业务放在老业务的副总下面管理,他能难平衡好两种业务的管理逻辑,并且从体量上看,极容易忽视新业务的发展。所以要由另一个副总来单独管理。- 要找有开拓精神的“强人”来发展新业务,这个“强人”可以是老人,也可以是外来的新人。看过太多的企业,发展新业务时,总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选人选错了。要么自己的“强人”铺在老业务上,走不开;要么从市场上找,不愿意付高薪,找不到“强人”,最后错失新业务发展机会。2、一把手要作新业务的啦啦队长一般来讲,新业务,要从老业务借力,借资源,且前期发展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所以一把手要力挺新业务。在大会小会上,强调新业务的重要性;在客户面前,亲自为新业务站台;一旦新业务稍有成绩,马上肯定。总之,时刻表明自己支持新业务的立场和决心。3、对新业务的管理,要“情景管理”此处的“情景管理”是指:如果新业务发展的不错,说明业务策略,团队构成,内部协同问题不大,可以加大放权力度,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决策。但如果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问题频频,一把手要加大参与力度,认真判断业务方向是否需要迭代,主动协同老业务和其他部门资源,支持新业务发展。而“加大放权”或“事必躬亲”是随业务发展进程,交错发生的。 所以,你的业务必须增长,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否则你会被下一个经济周期抛弃。新业务的增长,有三个妙招:1、由新的业务副总来领导,独立发展,不能放在老业务下面2、一把手要是新业务的啦啦队长3、对新业务的管理,要“情景管理”

0 Comments

国际货代如何实现规模产品化红利?向国内快递企业学!

产品化发展,国内很多传统国际货代企业都在谋求这种发展战略,这背后,有宏观经济不确定下寻求新增长点的诉求,有增强价值链竞争力的诉求,也有受Flexport现象影响下的担忧。什么是服务的产品化呢?服务的产品化是指通过对客户群体的细分,找到主流或者利基市场的共性且可规模化的需求,打造出标准可复制的服务。跟定制服务关注每个客户的客户满意度不同,服务产品化关注标准服务水平相较于竞品的优势以及整个目标客户群体的满意度。而从品牌打造角度,定制服务强调公司品牌,而服务产品化一般需要同时打造公司品牌和产品品牌。国内物流行业中,顺丰的顺丰标快,德邦的精准卡航,应该可以算是已经较为成功的服务产品化案例了。那国际货代行业有已经较为成功的服务产品化案例吗?国内还没看到,放眼国外,Flexport你觉得算吗?不要轻易被30亿美金的估值给迷惑了。服务产品化红利源自哪里?源自比定制服务更强的战略控制力层级让我们直接来看一下企业战略控制力层级的图谱,并拿TMT行业案例和物流行业案例来对比。 掌握客户的控制力层级高于产品提前期的,那为何说服务产品化相比定制服务有红利呢?你真的觉得你家的定制服务,掌握客户了吗?就国内合同物流企业来说,大部分只是提供了一定成本优势的仓储运输服务而已。国际货代产品化在享受红利吗?一个行业的领先企业能打造出更强的战略控制力层级,通常意味着领先企业能赢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率。让我们先看看国内物流市场。整体来说,国内电商快递领先企业因为足够的产品壁垒(2年以上的产品提前期),正在充分享受这种壁垒带来的红利;而国内零担领先企业目前产品壁垒还相对不够,整体控制力强度还稍微弱于国内合同物流领先企业,但随着领先企业产品优势的放大,个人判断红利会更快释放出来,从而获得市场份额和净利润率的双增长。再来看国际货代市场。对比国内物流市场,国际货代的所谓产品型企业,跟国内快递领先企业的产品化红利无从可比外,也没有看到国内零担领先企业的红利释放趋势。国际货代向国内快递企业学什么?国内快递企业在打造电商快递产品时,通常都经历了拓网络覆盖、细分加盟网点激活销售生态、直营枢纽分拨强化网络控制力、管理/流程/IT等多层面的精细化管理等阶段。而这四个阶段确实都能对国际货代企业有些启示。- 提升产品覆盖度不管是合同物流型国际货代企业,还是产品型国际货代企业,基本上企业愿景都有类似“一站式”、“综合性”等字眼,而客户的一站式需求也确实是正在发生的趋势,那么,提升产品覆盖度是必然之路,而覆盖又分为网络节点的覆盖(港口、航线等)和产品品种的覆盖(拼箱整箱、进口出口等)。至于提升路径上,产品的全球化和全产品化两个维度应该阶段聚焦某一个维度,但实际执行时一定是交织在一起同步发展的。- 销售端加盟化生态化已有的产品优势如何更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呢?在产品离端到端线上化、自动化还有很大距离的当下,通过加盟化生态化,来充分激发销售端的活力、动力,强化粘性,是现阶段产品化红利变现的重点举措之一。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货代企业在创新尝试。原色建议,已经在局部产品上打造出一定领先优势的货代企业,勇于加盟化生态化创新,敢于尝试,实践中沉淀推广。- 价值链增加控制节点国际货代价值链很长,以出口海运为例,从国内集装箱拖车、报关、集装箱堆场、船代、船公司、国外船代、集装箱堆场、报关、集装箱拖车、最后到收货人。扮演好优秀采购商和信息整体服务商外,应该在哪些环节增加自营比例或者增强控制能力呢?比如,海丰国际通过自营大部分货船和仓库堆场,所带来的产品优势在财务数字上反映出来的是超过10%的净利润率。原色建议,企业应基于产品组合价值链梳理,找出拳头产品们的关键控制点,然后再基于企业实际情况来合理布局。- 精细化管理原色服务过绝大多数国内领先的快递快运企业,也是一路伴随着这些优秀物流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升。无论从战略规划、绩效管理、数字驱动、IT科技能力等方面,现阶段国内的国际货代企业,都于他们有一定的距离。而有趣的是,从吸引高素质人才来对比,国际货代企业远远好于国内的快递快运企业。国际货代企业更多需要改变的是理念和思维方式,需要强化的是创新动力。所以,Flexport的横空出现,在个人看来,对行业更多的是改变的契机。最后,如果你要问,将来哪类货代企业能胜出。个人回答是:Flexport类的能不能胜出不能判断,但胜出者里一定有成功走向规模产品化的传统货代企业。(本文经编辑后刊登于中国航务周刊2019年第11期)

0 Comments

追求核心价值的流程革命,爱你不容易

基于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以及资本寒冬的渲染,2019年大多数的重资产运营企业都希望通过流程管理来实现降本增效和提升公司运营效益的目标。在大部分老板看来:公司的运营成本和运营效率像湿毛巾一样,总是有大量的“水分”,挤一挤就可以出效益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客户体验是头等大事,运营质量的提升被视为业绩改善的关键要素对于网络型公司,眼下是起网布点抓覆盖度的好时机,希望能在尽快扩张时不失风险如何挤出水分,提升质量,快稳扩张? 通过流程创造价值成为很多公司的首要选择。做年度规划时,几乎都会把流程优化提到公司的议事日程。但是很多轰轰烈烈启动的流程项目或重点工作(包括请了外部顾问的咨询项目)真正达到预期效果的却少之又少,因为不成功所以更不好意思提炼和总结,最后只剩下一声叹息。那些被宣传的成功的案例,自然都成了“别人家的故事”,如华为、顺丰、德邦、麦当劳、UPS、富士康……。被老板寄予厚望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究其根本,是大家看轻了流程管理变革对于企业的影响,以及忽视了保障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核心要素。流程管理的思想从一开始就被迈克.哈默定义为企业的再造过程,并明白无误的将流程管理作为企业的变革管理,不能以变革的角度看待流程的企业,很难取得成功。在推动流程管理的案例实践中,只有不到20% 企业达到预期, 即便在各位管理大师指导下的项目,成功率也不足30%。因此,在进行了近20年的流程管理之后,迈克哈默重点开始研究企业的流程成熟度,从企业变革和文化的角度去寻找企业流程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强烈建议有兴趣的企业流程管理人员研读一下流程和企业成熟度管理(PEMM)的内容。 那么,怎么看待流程管理的变革属性和业绩价值呢?首先,一定要对流程管理设定最高目标预期,高目标才有高产出很多企业老板把流程管理作为解决日常运营问题的工具,在企业出现效率低下时,在管理有漏洞时,在标准化建设时,在质量出现问题时都会想起用流程管理去优化和提升,诚然流程管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企业最核心的问题吗?即便解决了这些问题,流程创造价值会成为公司的共识吗? 答案往往让人沮丧,老板和管理层并没有通过这些局部的优化而真正掌握流程再造和变革的真谛,因而不能形成流程文化。原色咨询认为,流程管理要想获得最大成功,一定要有最高的目标期待。“只有期待什么才可能产出什么”,对于流程管理也一样,只有真正解决那些企业最核心的问题,才会真正发挥其管理作用,即所谓的“打胜一场战役,自然可以解决一系列战斗”。真正让流程深入人心的一定是在一些核心领域有了质的突破:如华为公司从产品研发流程(IPD)和销售管理(从机会到收款OTC)入手,米其林公司从需求增长流程开始(DTC,从需求到收款),美国著名的施奈德物流公司为了解决增长趋缓的问题, 把“获取新业务”流程作为流程再造的核心。这些案例告诉我们,流程管理变革就应该从解决企业最核心的战略问题入手,而不是单纯解决出现的个别问题,那样我们就不会收获公司的战略级价值。其次,要解决高层对于流程管理中自我认知的问题,从革自己的命开始包括老板在内的企业高层,似乎都把流程管理当作了别人的事:积极一点的,会把自己当作责任人,愿意承担责任推动流程的执行;中性一点的,会持观望态度,需要的时候帮助推一把;而被动消极的,则把流程管理当作“别人的事”,强调自己的领域都没问题,有问题的都是别人。事实上,企业流程不好,从高层到员工,都是“痛苦着自己的痛苦”,没有完全无辜之人,而这个痛苦的根因还是高层对流程的态度。“高管们必须克服困难,甚至历经痛苦才能设计出高绩效流程,营造有利于流程发展的环境,在很多流程管理变革中,真正的阻碍就是这些应该改变的高管”。笔者在一个流程项目上,曾经和企业老板说过,要想成功,首先他个人要有“革自己命”的准备,并且传导到所有管理人员。PEMM分析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点,“令组织大感意外的是他们的自我感觉总是优于事实和数据分析”(迈克.哈默)。所以真正成功的流程必须是高管端正认知,全身心投入,并且作为布道者推动和影响公司员工,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且服务于所有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变革所有影响流程价值的因素,包括组织、职位、职权的变化,哪怕给自己带来痛苦。第三,流程管理对于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问题包括迈克.哈默在内的大师都始终在寻找流程提升的核心要素,最终定位于公司文化、价值观的成熟度,并将其定义为流程成熟度的企业能力。 如果不能将其上升到这个层面,“几乎所有好的流程绩效也会归于平庸”(吉尔里·拉姆勒,流程圣经)。所有“人员不行、能力不足、方法不对,发展阶段不适合而导致公司不适合流程变革的”都是借口。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需要重视文化、价值观的建设。在我们推进德邦流程建设时,公司正处于从头部零担企业脱颖而出一枝独秀的阶段,公司各个方面都在面临剧烈变革中,作为公司的老板,崔总坚定不移的把流程管理当作公司核心的价值观和文化建设的重心,最典型的观念是“业务能力不行可以给机会,流程不合规坚决一票否决”。所有德邦的业务发展必须基于尊重流程的组织行为能力,从而造就了公司的行业领袖地位。从建设难度来说,对于中小企业,应该更容易推动流程建设。但小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建设似乎并不容易,往往人治的味道更重一些。笔者曾负责为物流行业另一家中型企业推进流程建设,由于缺少文化和价值观的长期支持,曾经取得效果的业务标准,很快又变成了公司的选择性行为,并没有给公司业绩带来质的飞跃。按照PEMM的理论, 只有公司文化、价值观成熟度达到一个理想状态,流程价值才能够稳定并持续提升,并且当成熟度达到新的级别时,流程价值能再次稳步上新的台阶。第四,必须看到流程管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对于那些期待流程管理一抓就能立刻解决问题的急功近利思想,也是流程变革不成功的核心因素。确实,某些流程优化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的局部领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些取决于强势的领导人和具体明确的方案。如同前面所说的,这样定位的流程优化,可以在公司的管理上引起一定的关注,但不足以促进整个公司流程革命的成功。纵观那些被津津乐道的流程再造成功案例,几乎都要历经数载,在推广和执行策略上也是顶层设计、精心策划与布局,并有严格的组织保证和自上而下的坚持。IBM在上世纪90年代的转型变革中,表面上看到的是业务转型,但背后支撑的是反映管理层决心的流程变革,是流程最终推动了整个公司的彻底转变,从组织设计、绩效评估、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历时5年才基本再造了公司的核心流程和绩效评估,从而也有了大象的再次起舞。因此,为追求以驱动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流程变革,就必须做长期战斗的准备,不达目的不罢休,必须上升到公司长期的战略地位。可以看出,这些要素都是企业对于流程管理的初心,不直面这些核心问题,即便在一些具体的业务点上取得一定成果,其效果也未必能持续和扩大,终将归于平庸,那些期待流程给公司带来改变的美好愿望就会落空,最大的潜在损害就是因噎废食,把通过流程管理推动价值创新的持续变革之火熄灭了。说了这么多核心要素,怎么样才能够正确进行流程变革,达成它应有的美好愿景呢? 简单来说,要做到“二YI三心”。二YI:要做有“意义”的流程。所谓有意义就是从对公司战略最重要的业务领域入手。如果要建立流程文化,就势必要啃硬骨头。只有那些能为企业创造核心价值的流程变革成功,才能使流程变革在企业里起到引领作用,从思想认知上带来触动。具体问题的解决虽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但做流程再造和推动公司的管理变革不能挑“软柿子”,否则不能取得整个公司层面的价值。做流程管理要有“利益”驱动。我们做某个领先物流公司里的流程项目时,老板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要找钱”,虽然直白了一点,但其背后的逻辑绝不是只关注“钱”,而是要通过“利益”来衡量事情的结果。对于流程管理来说,其核心驱动还是为企业带来价值(增收、降本、提高效率、控制风险、保障质量)。如果不能通过直接的衡量尺度进行评估,则最后的结果也一定是“有心无力”。在《流程圣经》中,流程绩效被认为是推动企业流程变革的核心,其表达的就是所有流程的变革都需要用绩效衡量和监控。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流程,只是一堆废纸和教条而已。三心:做流程变革要有“决心”。流程变革的决心要从上到下,最关键的在于上层的意志,并且要坚决地把这种变革的决心传导到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员。既然流程变革是需要上升到文化和价值观的高度,只有决心到位,才可以推动这个层面的变化。决心的表现在于:当各种冲突爆发时能够从公司的利益出发的气度、当局部优化需要让步于整体最优时的大局观、当个人的职责和能力需要调整时的积极转变、当受到合规规范和管理约束时各级领导的以身作则。做流程变革要有“信心”。公司管理上几乎没有一帆风顺的变革,否则所有公司都能“卓越”。流程变革一样会遵从变革曲线,会经历各种低谷,有时是新老观点的斗争,有时是技术创新的难点,有时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时是不同利益方的博弈,有时是把表面原因无限放大来掩盖背后的根因。 从流程创新管理的实践来看,几乎没有设计不出来的优秀流程,但要通过流程创新获取公司根本上的改变,功夫一定在“流程”外。在遇到困难时,无论是公司老板、流程责任人以及流程项目团队都应该具有坚定信心,寻找积极有效的方法来推动变革的达成,信心是保证变革成功的基础。做流程变革要有“耐心”。对于志存高远的公司,期待全面的流程再造塑造公司愿景和价值观,和其他变革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考验。首先,整个公司从流程框架到具体流程设计和标准执行,本身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企业需要根据战略确定各个领域的推进顺序。其次,流程管理的推进本身需要实践验证,好的流程既是设计出来的更是用出来的,企业需要通过不断的优化调整以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流程和执行标准、方法。第三,为保证企业流程管理的长治久安,需要在文化和价值层面建立流程的成熟度管理,成熟度从低到高,需要以持续热情不断推动。按照迈克.哈默的企业流程成熟度理论,只有企业成熟度到达一个新的级别后,流程能力的应用水平才会稳定的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并寻求向上突破。总之,成功的流程变革管理的二YI三心:1. 企业要从有“意义”的领域选择做最重要的事情2. 从“利益”角度衡量流程管理的投入和产出,坚持以流程绩效衡量"事"和"人"的利益表现3. 在推动变革时“决心”要坚定;遇到困难时“信心”要满满;追求价值时“耐心”要长远切忌:企业家在推动企业流程管理时三心二意、机会主义或者短视主义,即得不到预期的收益,又影响企业管理的变革决心。做流程变革是对企业家为首的高层管理者的修炼过程,只有高瞻远瞩做变革,上升到公司价值观层面;耐得住艰难困苦,百炼成钢构建文化意识;盯紧利益导向,不看到“钱途”不罢手;变革评估体系,事不成则人不立; 不断追求企业流程成熟度,做到稳定不反弹的持续提升。只有把流程管理当作一场革命,才有可能获取成功,否则不要轻易去谈这场“恋爱”。

0 Comments

生态平台的关键成功因素:“愿赌,服输”的机制设计

平台化是很多创业和企业商业模式转型的方向。很多新平台在强调自己的理念,价值和无限扩张能力,也有的强调商业模式设计的独到之处。而我们在深入研究平台背后的商业逻辑之后,发现有个关键的成功因素,浅显但被忽视了。 这个关键成功因素就是:构建“愿赌,服输”的机制。 愿赌 生态化企业的一个成功关键就是要有大量的玩家参与,无论是互联网平台还是加盟连锁店都一样。这就需要这些参与者特别是早期参与者具有很强的风险偏好属性,为了获得高额回报,愿意承担风险。 我们在分析中发现,大量创业的“平台”过分强调自己做大之后能够产生的价值,而忽视对参与者的真正吸引了。夸大业务价值可以理解,但对于早期参与者吸引力不足是致命。 我们发现,对平台早期参与者最大的吸引力是:暴富的机会。哪怕这种机会是万分之一,暴富才是吸引早期参与者的关键条件。 平台创建者的初心与吸引力无关,持续吸引新进入者的最大因素还是创富的“想象”。开网店成功率能到千分之一吗?但是有一批成功的网店和淘品牌不断的“暗示”:“这里有暴富的机会”。 开发一个App,上线Apple Store,能排上榜,赚到钱,融到资的有万分之一吗?但是只要不断有新App爆炸式增长,各种少年得志的故事。不断的“暗示”:“这里有暴富的机会”。 对暴富机会的追逐才是最大的吸引力。 如果新建的平台有50%的机会能赚20%,而50%的机会亏10%,这很可能会是一个半死不活的平台。如果这平台能够让你相信有机会能赚1000倍(可能只是0.1%),而大概率血本无归(可能99%),这可能还会是一个极度活跃的平台。 彩票,股票,乃至创业的成功率都是极低的,如果理性计算期望回报,很可能是负的。但是巨大的创富想象力不是吸引力全世界人民的投入吗? 可惜的是,我们看到很多平台方案采用的是巨大投入,各种免费甚至补贴吸引各种卖家入驻,却忽视了“暴富机会”的设计。 光机制设计还不够,让生态参与者相信“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才是生态化平台成功的第一步。 平台的创建者无论何种商业模式和初心,但是生态的基础是市场化的创富动机。如果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并不适合建立生态型企业。注意,这些创富的故事必须是真实的! 服输 玩家在平台上的所有努力都将化为平台生态的肥料。做过的每个App,每次推广,每次客户拜访,乃至每次点击都成为了平台的“肥料”。 然而在生态平台里创业,成功是偶然事件。暗示“暴富机会”的同时,必须构建“愿赌服输”的游戏规则。 新闻总是报道买了彩票中了上亿大奖的故事,你期待下一个主角就是你。但是当彩票开奖,告诉你没有中奖的时候,你并不会去投注站闹事,而是再买一注。 马老师会讲很多阿里创富的故事,淘品牌的崛起。但是当你开网店失败,血本无归的时候,你也不会去杭州西溪静坐吧?马老师告诉你:“天下的生意从来没有好做过,将来只会越来越难做。”,但“就算是一百次倒下,你也可以一百零一次站起来。” 国家鼓励创业,给予各种扶持和优惠政策。如果你创业失败,房子卖掉,你也不会去政府门口静坐,要求退还创业期间交过的税吧。 如果哪个平台招商承诺保底回报,千万不要加入,因为这个平台要不是骗子,要不就是傻子。 因为天然就接受“愿赌服输”的人总是少数,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游戏规则,以及维护这些规则执行的能力,崩盘是必然结果。 我们看到过很多的平台设计方案,平台方各种承诺甚至兜底,为的就是吸引别人加入,这样的平台设计方案一定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果。吸引一批不能承担风险,不肯认输的玩家,这是平台失败的根源。结论 “暴富的机会”加上“愿赌服输的透明规则”,这两个条件的同时满足是平台方案成功的重要标准。祝好!

0 Comments

外企,挺住!

“开放,辉煌,落寞”,外企在中国的一切发生的太快!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挤走了港台东南亚等三来一补的外资制造企业。近年来,欧美品牌生产企业也积极重新布局供应链,降低中国制造的比例。 消费市场,很多外资企业享受了十多年中国内需井喷的红利。中国市场成为很多全球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然而,这一切似乎也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随着“消费降级”以及本土企业的崛起,不少外资企业对待中国市场从满怀期待,持续投资到犹豫彷徨中重新定位。以前的热点故事是:“星巴克从品牌授权开始,持续投资并收回股权,成就了最大的海外市场。”。现在是:“麦当劳变成了“金拱门”,DHL卖与了顺丰”。 不敢预测外企总部接下去如何定位中国市场,但真心期望这些全球性企业能在中国市场“挺住”。 理性看,我们中国市场需要外企的长期投入。 专业人才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管理人才,外资企业为本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如果没有大众,通用,丰田,GE,飞利浦,IBM,Intel等等全球企业的常年培养,从大学和蓝翔技校能培养和挖到真正的专业人才吗? 外资企业基于全球的技术和管理实践积累的最佳实践,我们本土企业不太可能在短期内通过“努力”和“迭代”实现积累。 很多已经崛起的本土企业,关键技术和管理岗位上常常还是有外企背景的人在扛。 这些人才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黄埔军校。 工业化理念国内市场是很奇特的,“数字化移动互联网”巨头闪耀全球,而绝大部分企业又处于“农业模式”,甚至“游牧模式”。 虽然我们经济规模上实现了快速跨越,但毕竟“工业化理念”不是一代人就能建立的。本土的企业,除了华为这种特例,看待产品研发,管理体系,质量控制等等,都保留了非常明显的“农耕特征”。 在民企,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型和升级是最成功的管理模式。 绝大部分“快速迭代”式的创业,在我们看来更是把“打猎”包装了一下,比“农业模式”都原始。 外企能做全球供应链协同,而很多本土企业在一个公司内MRP都运行不好。这形成了鲜明对照。 很多本土企业的成功,是站在了成熟技术,成熟设备,快速增长市场的基础上,激发了趋利性和发挥了“灵活性”而已。 我们的企业无论从技术和管理上,未来都需要补“工业化理念”的课的。而外企的中国业务才是我们的土壤。 产品领先实践我们经常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成本优势,客户优势,产品优势等等。 大部分外企是产品领先的。 我们有一批本土企业,从成本优势中挣扎出来,努力走向产品领先。领先的外资品牌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和资源池。 我们各行各业都需要产品领先的工作,做出高品质的产品并树立品牌。直到有一天,期望“绝对国产”意味着高品质,“进口”意味着的低成本。 外企,挺住!你需要在中国市场的持续成功, 对于全球未来最大的消费市场,你不应该退缩而是拥抱。 但只把中国当成一个销售区域的做法是必定失败的。 拥抱,从改变全球决策体系开始。 全球经营计划,应该有中国本地管理者的深度参与。制定中国区的业务计划和本地化策略,给与本地管理者更大的决定权。 中国市场很大,而且是阶梯式的。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消费阶段和习惯也有很大的不同。但中国的互联网渠道和数字化营销也很先进。 这样的消费市场老外看不懂。一个爆款就把全球买断货,更是不愿意相信。 了解中国市场不该找些老外来走马观花,回去讲故事;更不该来过过水,回去好升职。 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把本土的管理者纳入全球决策体系。 就算到了现在,还有些老外来中国走一圈,回去讲讲中国有户口,汽车要拍牌,就成了“中国通”了。 我的实际经历让我意识到:就算是全球化公司,也有高管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电视里宣传的几十年前的样子。 曾经一起工作过的一位国际公司全球总部的专家在上海呆了一周,最大的感慨居然是:“当我走在酒店附近的南京西路上,看到中国人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的真实和自然,爸爸带着女儿似乎也真的很开心(国外宣传的计划生育,女孩堕胎等等)。我开始以为是因为这里是外国人出现的区域(以为是群众演员呢),但是我每天都去走走,我觉得他们是真的,太不可思议了!”我当时的表情就是: 外企,我们需要你,你也缺不了我,请你放下身段,我们也虚心学习。 面对中国市场,你思考的问题应该从“市场进入策略”或者“销售运营”,转向“中国战略”。

0 Comments

“网络加盟模式”成就了多家上市公司,并在继续壮大,奥秘何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土地改革的重大特征,激发了劳动者“创造美好生活”的极大动力,这种基础制度和动力是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快递行业,将这种制度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建立了“网络加盟模式”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并在其他行业和国家快速复制。“网络加盟模式”还有很多弊病,但同时也在不断进步。原色咨询认为,中国的“网络加盟模式”值得深入研究,总结其关键成功因素,有望成为“中国式的商业模式”典范。                             以“四通一达”(申通,韵达,圆通在A股上市,中通,百世在美股上市)为代表的“网络加盟模式”快递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仅成功上市,盈利能力也很优秀。 不仅五家企业上市,在看得见的未来还有更多“网络加盟模式”的创业公司不断上市。 不少加盟商会反对这种说法,特别是曾经投资失败的加盟商,认为加盟模式有很多弊端。但是不可否认,数以千计的加盟商也从普通劳动者变成了财务自由的企业家,创造了自己的事业。早期的加盟模式完全是市场所迫,总部因为没钱投资,只好由各地加盟商共同投资来完成整个网络的建设。当初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有不少公司开始逐步减少甚至消灭公司内的加盟商。 而真正成功实现从“加盟”转型成“直营”的只有“顺丰速运”一家,到目前为止,无人能够复制成功,“顺丰”只此一家。而继续坚持“网络加盟模式”的公司却层出不穷,在不断的质疑声中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这些“网络加盟模式”的参与者本人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网络加盟模式”正是融合西方管理体系与中国经营理念,有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式商业模式”。 原色咨询共享多年以来对“网络加盟模式”的深度研究,希望能够为更多务实创业的公司提供借鉴。快递企业从发件人到收件人中间通常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十多个加盟商之间不断进行快件交接也不为过。而且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所有的快递企业都需要服务全国,而不能局限于一小部分地区。高度“相互依赖”的意思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这项服务失败,实实在在的“我少不了你,你也少不了我”。任何一个加盟商的不稳定都可以威胁到整体服务的完成,似乎不符合企业管理的常识。 很多人不断在思考:“顺丰的成功确实令人羡慕,但无法复制。如果就采用加盟模式,如何才能解决端到端服务的稳定性问题呢?” 后来发现这种高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不仅仅没有造成失控,反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微妙平衡。 比如任何一个加盟商的不稳定,会导致整个网络的不稳定,这就意味着所有其他的加盟商都有最大的动力和要求这个加盟商尽快恢复服务。其他加盟商愿意:主动帮助,收购加盟商,受影响的加盟商集资补贴弱势加盟商等等。出现了“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现象。 这种“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需求推动了总部的服务职能,这种情况一多,势必需要总部对所有加盟商的状态,扶持,补贴,服务恢复以及网点转让进行管理。这种自上而下产生需求,再自上而下进行平衡的模式基本上是整个“网络加盟生态管理”的基本逻辑。当然有些总部越走越偏,把这种本来的生态平衡角色转变为“收各种过路费”。 这也是后面一切故事的基础!“网络加盟模式”的商业基础是对“地盘”(经营权)的尊重,也是权利和义务对等的一种设定。 比如加盟商出钱加盟一个区域的经营权,就意味着:正常情况下,这个区域的所有客户永远是加盟商的;公司独立经营,总部无权干预加盟商的实际经营管理;公司自负盈亏,自己投资,如果倒闭不仅血本无归,同时会失去经营权;经营良好,既可以享受经营利润也可以通过转让经营权获得“资本”收益。 这里的经营权设定是“网络加盟模式”的根基,类似于“私有土地”。公司内其他加盟商包括总部无权进入加盟商的地盘开发客户。(曾经的各种破坏游戏规则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但是有权利也有义务,根据地盘的大小和特点,需要承担“业务量”,就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需要根据承包土地面积上交规定的“公粮”。“经营权”作为加盟商的私有财产,“网络加盟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类似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类似的经营和激励机制。通过巧妙的机制设计,形成了一种企业平台下的市场经济环境。 比如,一个加盟商投资了某个城市的经营权。这个时候,这个城市的快递业务完全不足以盈利。而加盟商不仅仅租仓库,买车辆,招员工,开发客户,还需要承担这些投资失败后无人承接的风险。 但是通过自身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原始动力,把经营好这块加盟区域当成了事业,更何况,当这个区域的快件业务起来后,有更多的“投资人”愿意入场购买该地区经营权。 当初坊间的很多故事大概都像这样:某某花了200万买了一个区的经营权,过了1年500万卖了;接盘的人投了200万,又分成了三块更小的经营权,一共1500万卖掉了… 对于这种“炒地盘”的行为,在当初形成网络初期,吸引更多资本和经营人才加入这个行业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再者说,哪个证券市场不都是“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快递经营权市场过去二十年的总体表现如果有指数的话,应该不会比真正证券市场逊色。 对于一个“证券市场”而言,为了吸引更好的“投资标的”以及更多的投资者,公开透明以及有利于企业健康成长的规则至关重要。所有“网络加盟模式”的总部职能都是在制定和维护规则,很多时候称之为“政策”。而政策制定者的水平几乎决定了同等规模下两个加盟网络的经营表现。 在完成基础的商业规则设定后,还有一项重大商业创新必须强调,就是“面单”。读者可能会奇怪,贴在快递上的一张记录地址的“面单”怎么成了重大商业创新?“面单”涉及过多的行业专业属性,我们试图简单解释如下:“网络加盟模式”下,“面单”的基本定义是加盟商可以发运快递的基础凭证。只要手上有面单,就可以向客户收件,并赚取收件价格与交给后续承运服务的成本之间的差价。所以,手上有了“面单”,你就可以开始赚钱了。因为有“面单”就可以赚钱,因此,“面单”需要提前购买。一张印刷成本0.08元的“面单”,基本价格在1元左右。因为“面单”的商业属性及价值,“面单”开始产生流通价值,一级加盟商1元购入后,加价卖给二级加盟商。“面单”的实际作用类似于“货币”,其防伪与管理要求也一致。而且由于“面单”同时具备更多的信息,对于管理跨区销售以及货物流程有了远大于交易凭证的价值。 过去“网络加盟模式”,公司的经营利润基本等于面单的销售额,因为“面单”只相当于品牌使用费而没有运营成本需要支付(0.08的印刷成本现在由于电子面单的推广也下降了)。公司的其他经营成本基本上还是按照成本加成模式,转嫁给加盟商,所以优秀的“网络加盟模式”还是能够实现超高的经营利润。 “面单”除了基于交易凭证产生了金融属性,由于本身与商业流转,货物属性,收发件人,乃至流量流向的众多有价值信息的积累,还在持续产生更多的衍生价值。 我想做个不恰当的类比,现在有很多互联网以及SaaS创业模式,基于流量收费和大数据的价值创造。这在“面单”上早已实现,每张“面单”不就是SaaS甚至是BaaS的最佳实践吗?前文提到过,“网络加盟模式”里客户是掌握在加盟商手里的。虽然对很多企业而言,这件事情从心理上都无法接受,但是在电商领域,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这样的模式不仅没有产生重大问题,事实上发挥了强大的生命力。 电商快递从淘宝的2C转型到天猫京东的2B模式的时候,咨询顾问都担心,原来实力和管理能力不足的加盟商无法满足与大B商家的合作;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加盟商在面对客户的需求时候,无论从定价,贴身服务,及时响应以及随着客户规模的扩大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上的潜力远超我们的预期。 事实上,随着电商从C端迁移到B端以及国际,这些加盟商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已经有大量的加盟商转型为“综合物流服务商”。 快递物流行业由于交易量规模巨大以及波动性不可控,运营网络规划与优化都是世界级难题(UPS称自己是有卡车的技术公司)。“网络加盟模式”早期主要通过不同省区之间的不断谈判来优化路径并进行终端定价,虽然这些年也引入了大量的科技力量进行优化和定价支持,但基于内部市场化的结算机制还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网络加盟模式”里的主角是成千上万的“老板”,总部最合适的定位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园丁”。每一个节点都在基于自身的最优解,并与其他组织进行不断的“谈判”,形成了一种动态稳定并持续优化的状态。 也有些企业在初步成功后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要有“上帝视角”,忘记了作为“网络加盟模式”的核心在于生态系统的持续优化。在一个生态系统下,想要做“上帝”的都已经倒下,但也绝不会缺下一个想做“上帝”的人。 原色咨询认为,虽然“网络加盟模式”有物流行业的特征,但是很多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经远超一般的连锁加盟,或者“合伙人”机制,值得所有分销和零售类企业学习。

0 Comments

我们的故事–德邦流程标准“四化”建设之启示录

作者信息赵振志(George Zhao)    原色咨询合伙人  聚焦流通行业战略、运营和IT管理前言如何评价企业的流程标准化建设是好是坏?除了关注他们的业务标准和服务体系外,我个人觉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企业的人是否能够逻辑一致,行为一致,外界对他们的认知一致,需求一致。也就是企业像打造产品一样通过流程和标准化管理塑造了管理成熟度极高的企业员工和业务规范。曾经有朋友问我,在所经历的流程管理项目中,哪些是比较成功的,如何才能做到成功?想想5年前在德邦做的流程标准化项目,已经过了项目敏感期,且这里的故事在《借力咨询》中多有提及,在此分享一下德邦的流程建设所经历的典型故事和有关启示,这些年虽然很多人都有了很大变化,还是叫做“我们的故事”吧,也以此怀念那些伙伴们和一起渡过的时光。在此也庆祝德邦经历漫长的过程后终于IPO过会成功,上市在即。 项目建设时,我把德邦的流程管理定义为“四化”建设:职责清晰化无论在流程建设的任何阶段,清晰的组织设置和明确的职责是企业运营和流程体系成功的重要保证。在德邦流程建设时,流程框架的设计几乎没有争议,很快通过,但是找流程责任人则不是容易的事了,最后总裁拍板才确定下来。大家争议的焦点,主要就是从个人角度无法承担流程所框定的事项。 流程建设初期首要明确的就是流程责任人权责,保证流程有人管。根据流程级别不同,可以对应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在流程推广和设计期间,可以企业项目组织形式,保证企业内部快速形成共识,并利用速赢的方法推动流程变革形成企业的“流程氛围”;最后企业应形成长期的运营优化和流程管理组织,保证流程长期有人管,流程绩效持续提升,建立流程管理和推进机制。BTIT 是被证明卓有成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标准化通过流程标准化建设,实现企业内部的操作、运营、管控的高度一致性,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业务协同,将个人能力转换为组织能力。 流程标准化必然伴随企业知识的显性化,从而可以保证企业取长补短,通过内外部的对标,凝聚企业优秀的管理经验,从而保证企业营运质量的稳定性,提升客户满意度,在企业扩张过程中,才能够建立持续、长久的优势。IT 系统E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营运和流程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某些行业,甚至可以起到引领业务的作用。IT 系统首先可以固化业务流程,是流程落地的硬抓手。员工在流程执行过程中,总有各种各样的例外和惰性,IT系统的节点设置可以使流程的执行成为必然。 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业务的效率和风险监控, E化的流程可以避免一些无效的操作,共享数据,及时监控,从而提升流程的执行效率。最后,数据化的呈现是流程持续更新和改进的基础,也是指导流程优化的客观依据。监控常态化没有监控,没有考评,往往就会让优秀的流程平庸化。建立切实有效的流程管理机制,设置合理的流程绩效,并将其结合到组织和个人的绩效考评中,是企业不断提升流程成熟度的最有效手段。企业应该通过常设组织进行流程的常态监控,保证在流程建设中,任何时候都有人管,有数据,有结果,有考评。 下面的这些故事,是在德邦流程项目中一些真实发生的典型性故事,其中的启示供希望推进流程建设和标准化管理的朋友参考。 记事1:“被从机场叫回来参加培训的副总”—调动总裁及高管来驱动千军万马5年前,第一次在德邦组织流程标准化培训和研讨,培训开始前,对于总裁来说,“流程和标准化管理”也是知其重要而不知其如何搞。但他还是怀着搞清楚的心态,万忙中抽时间参与,本以为也只是一场报告会而已。但项目组并没有以理论化的培训来组织会议,而是解构、优化他们天天发生的“清仓”流程为出发点,并把让老板“烦恼”的“合同流程”作为课堂作业。清晰的客户目标,亲自的细节梳理,明确的优化收益,用总裁事后的总结说,“一下子让他顿悟了流程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这样的培训价值1000万”,也一下子意识到了管理层在流程中的作用,在课间休息时,对会议组织者指示,“让所有总裁直管人员参加后面的培训”,当时有个副总正在机场,准备出差,被要求取消行程,回来参与研讨会。所有高管和职能人员极其认真的完成了两天的培训,为后面展开的为期两年的流程标准化变革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当时德邦4万人,2700个网点,如何让4万人整齐划一,并奠定未来的大企业管理基础,是流程标准化管理的目标。为了做到这一点,当时项目组确定所有一级流程责任人由总裁直管人员担任,所有部门主管作为二级流程责任人,参与到流程梳理当中,并向一级流程责任人汇报,而一级流程责任人在项目里程碑向以老板为首的流程管理委员会汇报流程改进结果。在过程中,总裁身体力行以普通一员参与到“接送货流程”的所有梳理过程中。启示录:在公司里,能调动千军万马的人都是位居庙堂之上,而流程管理又是百姓家事,离他们似乎又有点远,如何让他们充分理解、认可、并乐于担责和推动就是当务之急,做到这一点,需要公司统帅的魄力和认可,也需要指挥官的执行力,项目组需要做的是建立让他们充分参与的保证体系。 记事2:“安兄安否?”--标准化不容易,方向对了,初心不变流程标准化中重要的内容是操作标准程序(SOP)设计。在德邦设计“变更单”流程标准时,面临的背景是每天超过30%的运单都需要变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为重要的是造成货物的运输时效、操作效率、客户体验大打折扣。为了有效推进业务和操作的标准化管理,流程管理组对变更单的问题、根因、相关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公司的业务操作要求,进行了深入优化,制定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操作标准。由于德邦人有个很好的文化,大家在内网平台上可以知无不言,和其他所有变革一样,新的操作标准在公司内网平台公布后,在德邦引起了巨大反响。当时变更单的新操作标准公告竟然成为当时跟帖量最大的记录,记得有77页的跟帖,针对业务的讨论,这个效果绝对是空前的。负责方案设计的负责人名字中有个“安”字,有个著名的跟帖是“安兄安否?”,颇有世界大乱的感觉。但流程管理组充分论证方案的可行行,从客户、公司视角出发,认为只要执行,符合公司、客户的价值,在取得总裁、副总裁的支持下,坚定不移的推进执行,推行两个月后,变更单的比例立竿见影地下降到了12%,单单直接成本节约上就可以为公司带来近千万的收益,而运营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安哥”终于可以安稳睡觉了。启示录: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既有的操作习惯,新的变化和操作变更必然会先引起抵触的感觉。但如果流程设计以流程(客户)目标为出发点,只要找到合适的推行方法,必然也会带来大家的认可。不适的感觉只是暂时的,不忘初心,坚持正确的方向,必然会有收获。当优化的流程被认可时,公司的管理就会跃上新的台阶。 记事3:“13太保出征”--组织保证,才能事有所属在德邦的流程建设中,经历了流程设计和流程推广两个大的阶段。在流程设计完成后,在总部成立了流程管理部,负责流程设计、检查、评估;为保证流程标准化的顺利执行和行为固化,而更为重要的变化出现在区域管理组织。在流程推广之前,各个区域并没有负责运营标准化的常设组织,经过和人事部门及公司管理层的多次沟通,在各个区域组织成立的标准化推进组,当时12个事业部先确立了一个标准化推进专员,加上总部的流程推广组长,当时我们称之为流程推广“13太保”。经过了一系列培训后,13太保正式誓师出征,在出征大会上,大家身着一致的充满激情的红色T恤,颇有一番大战来临的感觉。事实上,在推广过程中,13太保确实也困难重重,由于当时推广组专员级别都不高,又要驱动事业部总裁等高级管理人员,在德邦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很多行动方案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好在从总裁到区域管理人员都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在为期半年多的推广过程中,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预期的成果,由于出色完成了在全公司完成标准化建设的任务,标准化推进组也成为德邦区域的常设机构,推广组长也正式确认为高级经理编制,13太保也都在事业上有了很好的发展。启示录:总结多个流程管理项目,凡是很成功的企业,在流程设计和推广期间都应成立常设的组织部门,所谓组织保证才能够事有所属,人有所责。由于流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常规的部门可以保证让组织上真正有人持续的把有关工作进行到底。虚拟的流程管理委员会也需要有个执行机构。最为重要的是,这个组织可以表达公司对于标准化管理的决心,在公司范围内投递出不成功誓不罢休的意愿。 记事4:“总裁挂帅的系统上线领导小组”---真正的一把手工程,IT系统化才是真正固化的流程在德邦真正一次性影响千军万马的工程是FOSS系统(德邦业务核心系统)上线,为保证顺利上线,总裁直接挂帅,成立系统上线领导小组。而所有区域标准化推广小组成员都成为推广小组的核心成员。新的系统事实上都在原有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都有了很大变化,对于这些新规新政,大家在系统上线前,已经通过标准推进化小组把很多业务变革和流程变革进行了前期推广,除IT系统“硬”变化之外的标准,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适应性推广。但在此期间,流程管理部和标准化小组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监控,利用公司的各个平台进行宣传和评估、排名,人为的管理痕迹还是很明显。FOSS 系统的上线真正把业务规划和运营标准固化下来。在系统上线后,大家在流程执行中,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系统要支持。为此,德邦在流程管理和FOSS 系统上线后,借鉴IBM的BTIT管理机制,在公司建立了BTIT组织,从组织上保证和落实了业务管理变革和IT的紧密结合。启示录:IT 系统是企业固化流程的最有效工具,它是管理的“硬手段”,虽然流程面对企业业务上的各种“事”,但绕不过执行的“人”,无论管理逻辑设计得多周密,有人的地方就有思考的处理空间,面对业务活动时,少不得动些“活思想”,积累多了,可能流程就没有那么严肃了。而将优秀人员的优秀思想抽象出来,落实到执行力超强的系统当中,就可以在企业内部不断凝聚最优,从而创造出超一流的执行力,当然IT系统本身也需要不断“进化”,这个就靠类似BTIT的组织来保证。 记事5:“总裁的新年致辞”--唯有上升到公司意志,才能长治久安在2013年的面向全体管理干部的总裁新年致辞中,总裁将流程的严肃性进行了言简意赅的阐述:“对于那些业绩不好的员工,公司可以给予时间进行培养、培训,业绩逐步提升,只要做得好,照样升职;但对于那些违反公司流程,不按公司规范、标准做事的人,无论是管理干部还是员工,一律一票否决”。不但这样讲,也落实到具体举措中,德邦实施的是PBC绩效考核机制,每个季度评估每个员工绩效等级,一方面,将所有关键流程绩效落实到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评分中,另一方面还根据流程管理部的评测和监控,对于有流程违规行为的员工直接降级。在流程管理部的工作例会上,总裁甚至要求通过流程检查,要直接影响到总监级别的管理人员。正式通过这样近乎严苛的管理要求,保证了德邦运作的标准化长期有效执行,从而保证德邦“高质高价”的管理理念,在实现了德邦5年内40%以上高速增长的同时能够保证一流的质量,从4万到发展到10万人,能够做到行为、流程整齐划一,服务质量行业第一。启示录:流程标准化的推进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企业需要的是长治久安。必须从企业机制上建立长期的监控和保证,让员工从行为上的被动执行进而转变成意识上的自发。在这一点上,德邦和华为等优秀企业都借鉴了IBM这个百年老店的先进管理思想,不是把流程标准化当作口号和一时之行为,而是在组织、流程、绩效评估上持之以恒的坚持。 以上的旧事让我们看到企业的理念、企业家的意志力、完善的管理机制、最佳实践的学习、系统的保证等各方面的综合努力才能造就一个企业的卓越运营体系,从而使企业更为优秀。 

0 Comments

ERP上线只是序曲,持续管理优化才是真正的大戏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极少有人再谈论和ERP相关的话题;但,站在企业运营的角度,ERP话题从来没有离开过。本文试图给正在实施或刚上了ERP系统的企业家和管理层一些实操上的建议和启发。 最近接触了一些中小型企业正在更换ERP软件、或对原系统进行全面改造。虽然ERP早已不再陌生,但我们看到很多老板仍然对ERP之后应该如何持续优化缺乏足够的认知和理解。他们大都认为ERP上线后就意味着新的流程方案落地,大功告成,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实际上,ERP上线,只是把设计好的流程方案暂时固化了下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最佳方案。ERP的项目目的是按时上线。在有限的时间内,有的企业会对ERP进行了大量定制化以适应自己原有的管理习惯;有的则依从ERP软件的固有逻辑对自己的流程进行大幅改造。但这些方案本身极有可能还存在很多没有考虑清楚的地方。企业如果没能利用ERP系统进行持续的管理体系的优化与改进,ERP的效用和价值就会持续下降,最后沦为记账系统,出现“为了系统而系统“的僵硬文化与不绝于耳的抱怨。比如,有企业在兼并若干个新成员后,成功推行了统一的ERP软件,但一段时日后,在各个子企业内看似顺畅的系统,从集团的视角,抓管理依旧无从入手。集团领导发现:财务合并报表还是费时费力各成员企业内部的业务协同困难业务计划前后脱节销售预测与供应链仍然互相指责总部想看的数据不全不及时,管理报表上数据各有定义为了让ERP系统真正为企业的业绩提升出力,我们建议,在ERP上线后的三个月或半年内应启动新一轮的以流程与绩效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再优化,即ERP + BPR(流程再造)。 ERP之后的BPR,就是要重新审视当时的方案是否有偏颇不足。比如,大家逐渐了解和习惯系统后,会发现软件中有更好的逻辑、更好的功能来提高管理精细度;或者也会发现系统的某些逻辑并不合适自己企业特征,使用起来非常别扭;更重要的是,很多非系统性的业务流程、管理逻辑,在ERP项目中并非重点,但在实操中非常重要,一样需要回顾和优化。ERP+BPR,就是要在上线后依托ERP系统,用更加体系化的流程优化方法论对管理逻辑和业务规则进行全盘的再次优化,并使之成为常态、成为企业文化:“看清楚”-学会看报表、读数据,用指标来分析业务问题和管理短板“勤动脑“-不断思考和优化运营规则、管理逻辑和流程体系”下手快”-及时调整资源部署、并采取一切措施来补足短板能力ERP之后的BPR项目,主要包含以下四件事:一、 重新审视流程与指标 企业可以自问以下几个问题:流程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是否分配得当,是否需要调整流程指标是否合理,指标层级、权重和考核有没有起到约束和激励的作用流程中的业务规则是否有冲突,有无遗漏重要的风险控制点跨部门的流程是否运行顺畅,是否有必要调整部门职责系统产生的报表和报表主题,能否满足各层管理的需要有了系统后,原有的审核环节、过程报表是否可以取消,岗位是否可精简是否可以改变原有管理模式,如重新设计需求预测的迭代频率 绩效回顾会议是否能按期召开;公司上下是否能尊重数据有无更好的方案能既简化操作又达到同样的效果有无采取保障措施,让全员愿意使用系统,而不是成为负担二、重新思考管理意图管理层要不断问自己,我的管理目的是否达到,我要的数据是否足够,我还需要哪些信息来支持自己的判断和决策,我还需要系统提供哪些手段帮助我看清业务,有了系统后我可以有哪些创新的管理理念……三、设立专项集中攻坚公司可以设立一些专项的管理改善和业绩提升项目,集中某几个领域进行优化,比如,人力成本优化,库存优化、门店运营效率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改进等,甚至可以设计出新的运营模式乃至重组组织架构(如销售组织的调整和关键岗位指标的调整)。四、设立专职部门,负责持续优化在上述体系优化项目完成后,整个管理体系(组织、流程、指标、系统)将不会再做大的调整,会稳定运行一段时间,此时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在局部作持续的动态优化,保持不断的审视、检查、优化、创新。这一常态工作可以设立专职的流程管理部和项目群管理部(PMO)来承担,他们与IT部门一起:1. 监督和考察流程的日常运行情况2. 发现流程优化点,向业务部门提出优化建议,协助业务部门更新和落地流程3. 协调公司内外资源,以项目形式高效、有序的完成各项优化工作,确保每一项优化能达到预期目的,且符合公司战略企业变革的帷幕刚刚拉开,好戏正式开场。无论ERP前的流程方案是否完善,ERP之后的持续优化都必不可少。在专职的流程管理部、PMO、IT部的推动下,ERP+BPR的共同成果才能将逐渐呈现,成为良性循环,不仅体现在业绩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核心团队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理念的改进,管理手段的创新,管理风格的成熟,以及整个公司形成客观、理性、务实、严谨、求新的企业文化。总之,ERP和BPR,是一对孪生兄弟,左右相伴、相辅相成,再加上企业内专职的“流程部门+PMO+IT”三驾马车的护航,方可使企业在ERP之后能获取真正的变革成果;并为企业下一步更全面更复杂的数字化建设打好基础。有关流程体系建设,请参考:我们的故事--德邦流程标准“四化”建设之启示录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