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身边的“金饭碗”

作者|原色咨询合伙人  顾全 干网络货运平台和供应链企业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资金紧巴巴的。这是业务特征决定的。生产过程中,大货主通过网络货运平台和供应链企业将自己的货物运输到全国各地是最常见的模式之一。而很多物流人也总喜欢打趣自己是“干粗活的”,利润没多少,过程担风险,大客户回款也慢。 大客户账期长,但面对卡车司机又需要及时付款。资金压力对于广大中小规模的货运平台或者供应链公司来说都是个始终存在的问题。由于自身或是轻资产,或是体量一般,这类企业在贷款的时候成本也很难降下来,动辄10多个点甚至更高的利率,亦或就是没有更高的额度。流动性本身就是这类企业本身扩张的阻力。 这时候企业如果能向银行提供精确的业务信息,证明自己的业务真实和可靠,数据的价值就被创造出来了。如果你能证明大客户本身信用还不错,业务又不断,那么就有可能降低从银行贷款的成本。这类金融服务也就是最典型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之一。   典型供应链金融产品示例 这里主要的业务信息包括客户的订单信息,承运方给司机的订单,货物交接信息,车辆GPS信息,发票信息、货主支付信息等。需要确保这些信息能清晰无误的传递和记录,“一单到底”。 这些信息对于网络货运平台这种基于科技平台运营的企业来说其实是相对容易获取的。平台主要是要力争有更多优质的大客户,并且提供稳定的货量。这样在银行看来相对可靠。 而对于传统供应链公司来说,有时候情况反而是反的。供应链公司往往是行业深耕,很多不缺优质的货量稳定的大客户,例如汽车行业。但是这些企业在流程和信息系统的打通方面可能还有工作要做。 以典型供应链公司举例,至少要保证核心业务流的流程和数据是互通的,信息在正向和逆向都是对应清晰,丝丝入扣。 下图是一个供应链公司数据主体域的示例。每个数据域有各自的管理内容,而这些内容通过合理的流程和信息化系统串联。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两件事情:流程标准化和数据治理。   数据主题域架构示例,深蓝色为核心的业务域 当你做到这些信息完整清晰,那么新问题来了,银行怎么相信这些不是作假的,不可修改的。这时候区块链技术就体现了价值。 区块链(Blockchain),就是一个又一个区块组成的链条。每一个区块中保存了一定的信息,它们按照各自产生的时间顺序连接成链条。听上去有点抽象,实质上就是通过加密、分布式存储、共识机制等各种计算机技术,做到让业务数据形成一个个链条,而链条上的数据不能轻易修改,也不会轻易丢失。而这个技术对于供应链金融来说,就非常有价值。例如区块链的几个核心的特点: “公钥+私钥”=数字签名认证 分布式数据储存,保证数据的公允有效性 防篡改防抵赖,降低交易过程中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 多中心化,提升参与各方的信任度,有利于交易的闭环管理 市场上已经出现不少基于开源区块链技术的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服务平台。我们用中铱数科的“众铱链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案例做个简单的图示:   有了优质的业务、规范的流程、可靠的数据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多项加持,就有机会获得银行的信任。一般利率水平可以在原有10%+的基础上降低3%甚至更多。假设1亿的额度,也能省下几百万财务成本。所以网络货运平台和供应链企业其实就坐在“金饭碗”边上,就看能不能靠能力端起来了。 如果您对企业的流程标准化和数据治理感兴趣,可点击原色咨询官网(www.uanser.com)了解更多或通过文末小程序表单留言。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可以登录中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cirtech.com.cn/)主页了解更多信息。 顾全 Ryan Gu ■ Ryan是流通行业及财务管理领域的专家。在20多年的管理咨询经验中,为大型客户提供了战略财务、投融资、业绩提升等方面的深入服务。 ■ 在加入原色咨询之前,Ryan曾在IBM GBS、Accenture、Ernst & Young等国际咨询公司任职。 关于原色 原色咨询是一家具有国际水准的综合性咨询机构,顾问主要来自于包括麦肯锡、IBM、埃森哲、德勤、安永、微软、HP等国际知名的咨询和技术公司。 我们深耕流通行业,为零售、快消和供应链物流企业提供战略到落地的陪伴式服务。 原色咨询秉承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咨询方法,为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提供兼具国际水准和本土洞察的高品质咨询和数字化服务。 - The End - 以上内容均为原色咨询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 欢迎留言申请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部分图片来源:bing

0 Comments

国际货代并购航道中的“暗礁”

近日,国际货代公司的目光大概都被DSV收购泛亚班拿的案例吸引。最近几年屡屡有国际货代领域的并购案,FedEx收购了澳洲货代公司Manton Air-Sea,达飞宣布收购荷兰CEVA Logistics 25%的股权,罗宾逊物流(C.H.Robinson)宣布收购西班牙货代企业The Space Cargo等等。随着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货代的整合和洗牌的过程无疑将越演越烈。抛开国家政治环境、法律制约、竞价对手搅局、被收购企业财务风险等兼并收购中常见的问题,货代行业并购的本身,无论是投前还是投后,都存在一些值得防范的暗礁。收购目的不明:近几年货代市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作为货代公司最主要的资源,船公司的市场也在逐渐进入寡头市场,话语权在变强。同时随着Flexport这类平台的出现,使得传统货代的价值链中的控制力在下降。并购确实是货代企业抱团取暖、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而这个市场终将剩者为王。思考并购的目的应该是最为核心的问题。而企业战略才是并购背后的逻辑。在一些海外的并购案中,我们能看到比较清晰的思路。2018年,德迅并购厄瓜多尔的一家物流公司Panatlantic Logistics S.A.。这笔交易建立在其于2017年在易腐物流领域进行的另外两笔收购的基础之上(Trillvane Ltd.和Commodity Forwarders Inc.)。这是因为易腐品被德迅认为是其强劲的业务增长通道,所以这几笔收购都是在这个领域的不断补强。失败的并购案中,其并购的目的可谓五花八门,常常有并购方在选择交易对手时仅是受舆论宣传的影响,概略的意识并购可能带来的利益,或是因为看到竞争对手或其他企业实施了并购,就非理性地产生了进行并购的盲目冲动。因此,并购方应该从企业发展的总目标出发,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做出决定。即并购核心的目的可为对现有商业模式的补充和转变、进行全球性区域扩张、实现业务协同、并购技术资产等。有效沟通不足:并购既然涉及多方面的利益,那么便需要进行多方面有效的沟通,以获取其对并购的支持并且可以收到意见反馈进行方案的优化。政府、企业决策者、企业管理者、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均是必要沟通对象,沟通不足会产生杂音和过度猜疑。然而,在实践中,因为沟通不足而使并购双方停滞不前甚至以失败告终的案例也是数不胜数。这种遭遇在中国企业收购国外公司的案例并不少见。以庞大并购萨博为例,在整个并购过程中,庞大缺乏对收购案拥有否决权的通用汽车公司的沟通,也并未及时与瑞典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致使在并购中处于被动地位,最终以失败告终。并购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来磨合,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并购方需要与各方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协商才能保证并购的成功。另一个案例是海尔收购美国美泰的时候,由于海尔拒绝了美泰所在州地方媒体的采访,从而给当地民众传递了一个负面的信号。此举引起美泰当地工人的不满。工会在跨国收购中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失去了工会的支持,海尔的竞购自然举步维艰,最后成为收购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企业文化差异:企业并购必然意味着多种文化的融合,如何妥善处理两种企业文化在管理和业务层面的关系,避免冲突、取长补短,保持目标公司队伍的稳定性是一个重点课题。然而不得不说我国的企业文化相较西方要更为“多样”,国企、外企、民企、传统公司、互联网公司等等形式的企业,组织文化迥异。而收购者又往往不自觉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来看待被收购企业的团队文化,这其实是很危险的姿态。当年携程与去哪儿网合并,目的在于将去哪儿的用户导入携程,拓展携程在机票、酒店等业务的市场空间。然而第二年初,去哪儿网一批高管相继离职。因此,并购方案的设计不是仅是简单的股权交换,也要考虑到文化交换的方式和节奏。太过强势,甚至洗牌,往往会导致被收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削弱,甚至消亡。运营协同失效:并购的收益之一是产生协同效应,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优化资源投入。以DSV收购泛亚班拿为例,到2022年,预计因业务协同带来的成本节约为22亿丹麦克朗。来源:DSV官网报告而DSV之前收购UTi Worldwide的时候,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整合,利润率从-1.5%提高到6%。这种协同是基于并购后在组织、流程、信息系统上的整合。但是不是所有的整合都是有效的,例如面向客户的流程(定价、操作、客服等),如果被并购企业的流程被盲目调整,很可能导致客户因为体验差而流失。要知道同行客户和直客对于价格与服务质量的敏感度有很大差异。反过来,被收购方为了稳住当地市场,保持以往的流程,也会并购交易后应有的协同效应未能体现,最终仍是两个团队,没能使各项资源真正有机结合。这里尺度的把握要建立在对市场、客户、供应商、员工等内外部因素的充分分析和判断。如果一定要有个标准,那就是任何所谓的协同最终都应该是以创造客户为核心。IT整合复杂:数字化是未来货代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货代公司这些年对数字化的重视程度和投资不断加大。然而货代公司的核心业务操作系统有相当一部分是企业自行开发的,对并购后的整合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这需要有很强的信息规划和推动能力。技术架构整合涉及的方面更多,数据存储、架构设计、接口服务、前端展示等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被并购企业也很可能正在进行一些信息化和数据化的改造。DSV收购泛亚班拿的案例中也提到了泛亚班拿近年来致力于发展数字化,但致使公司财务状况紧张。DHL之前在ERP的道路上也刚经历不得不改变核心系统的遭遇。这说明货代公司的数字化道路并不好走。市场上主流的ERP软件在货代行业的积累也不如在其在制造业那么丰富。目前一些SAAS化的专业货代软件通过成型的模块实施和推进,也许可以带来一条捷径,但这依然是一件复杂而冗长的事情。一般来说,并购后的技术整合都需要花上几年时间。上述的风险是兼并案例投前投后经常遇到的问题。货代公司整合的趋势不可避免,只要做好充分准备就已经领先一步了!(本文已刊登于中国航务周刊2019年第43期)

0 Comments

企业物流转型物流企业,这条路该怎么走?

企业物流转型物流企业这个话题在近些年来不断被提及,如何成功地脱离“母体”,成为一家市场化的物流企业是每个企业物流设立的初衷。现在比较明显的趋势是: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都在朝同一个方向努力:“综合物流服务商”我们把物流企业分为三种类型:1、标准服务型物流企业:顺丰,德邦,三通一达等2、企业物流转型:京东,日日顺,领鲜,准时达等3、第三方物流:郑明物流,飞力达物流,宝供物流等趋势上,无论出身如何,这三类物流企业都不约而同的想成为综合型物流服务商,希望同时具备全国性服务能力,大客户定制服务能力,以及高效低成本的运营能力。这三类物流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各有优劣势。相对而言,标准服务型物流企业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最接近于“综合性物流服务商”。随着商流的不断升级迭代,物流在商流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成为共识。如果我们拿目前几家企业物流转型后的公司与同行比较,可以看出他们距离竞争对手还有差距。不论是从运营资产还是营收规模,体量上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食品类物流企业(企业物流型公司收入为外部业务收入)供应链服务型企业(企业物流型公司收入为外部业务收入)大件物流商(企业物流型公司收入为外部业务收入)但这不意为着企业物流转型不会成功。出身于“企业物流”的公司,也具备一项重要的基因:大客户服务能力,定制服务能力等。如果“企业物流”能做到构建全国性物流网络的同时降本增效,它距离综合性物流服务商将更进一步。我们将企业物流转型物流企业的路径分为五个阶段。大部分企业目前在市场化能力构建阶段,这个周期很长。建立纯市场化运营机制是一块“炼金石”,考验着大多数企业物流的变革。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是多种多样的,前期投入过大、布局过于传统、缺乏数字化能力、业务不够聚焦等等因素都会导致成本过大、服务水平层次不齐。企业物流转型应重点规避这些战略弱点,最大化自身原有优势,并合理借助外部合作伙伴度过阵痛期。如企业物流已经决定要独立变革成一家有战略高度,且业务模式,发展路径清晰的物流企业,我们有以下建议。企业物流转型:赛道、伙伴、提效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型的首个考验:独立化运作,并给商流创造价值。首先需要定位企业独立化运作的领域:采购物料 vs 销售物流(仓储、干线、支线、城配)。其中我们给出三个核心判断标准来判断企业的运作范围:1. 规模体量2. 在某几个链条中是否提供有竞争力的服务3. 为商流创造的价值最大化有取舍的选择业务范围,而不是一味求大求全,导致前期投资成本过高。选好赛道,但是要造一辆好车也是费时费力的活。在母公司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物流随之成长,这段时间压力也相对较小。母公司开始对企业物流有独立想法的时候,往往也是母公司需要减负的时刻。这时候诞生的物流企业就会面临市场化生存和帮母公司降本双重压力。面对这种挑战,一个可选择的策略就是找合适的伙伴。前面我们提到领先的标准服务型物流企业的优势之一就是规模和成本。那么与这些标准服务型物流公司合作其实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途径。同时,许多标准服务型物流公司也正在寻找提升客制化能力的方式。一个行业头部客户对这些物流企业来说,也是难得的资源。最后,不管你选择哪个赛道,找哪类伙伴,自身效益提升都是企业长久经营的燃料,即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我们以乳制品的物流路线为例:将各个节点做一个成本拆解:比较仓库,干线和支线端这三大运营成本,从提升的角度来说,干线一般是最有时效性的,而供应链的仓和支线受制需求和能力的因素会更多,短期内改观的空间相对会小。一般来说,仓库的布局对整体网络成本影响巨大,但是调整周期长,需要3年以上规划和很强的规划能力。而支线和成配虽然整体运营成本占比也比较大,但往往掌握在经销商手里,整个渠道变革周期和难度都很大。因此,比较而言,干线运输部分整体运营成本占比大,调整周期中等,可以通过加强管理的透明化以及资源的社会化来谋求空间。 物流企业在干线运输端的优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仓库乃至整个网络布局。典型案例就是日日顺。日日顺认为在大件领域里面,一定要掌握两端,降本增效的重点是在仓库。自2000年成立后,日日顺物流在全国建立起了全网共享的分布式三级云仓网络;目前在全国拥有10个前置仓,136个智慧物流仓,6000多家微仓和上千条班车循环专线。凭借这样的网络拓展方式,日日顺外部业务的比重逐年提高。总结观点,从企业物流转向物流企业的路上,即使最终目标是成为综合物流服务商,起步阶段也应先在高价值的业务领域投入,而不是全面开花。其次运营上优先着手于短期可以见效的运输部分,然后逐渐优化网络布局,提升整体运营的竞争力。

0 Comments

从CFO到CEO,这么近,那么远

很多人认为CFO在公司高管中是最受信任的也相对稳定的职位。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我接触的好几个企业都更换了财务一把手。这几个财务负责人,既有上市功臣,也有空降高管。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因为老板觉得CFO没有达到他的心理预期。老板希望财务能协助他/她工作,甚至主导公司的经营管理,但很明显,美好的预期并未达成。通常理解下,财务部是一个非常严谨、专业但“偏保守”的部门。财务部去承接涉及面更为广泛且不确定性很高的经营管理工作,很多时候都是“被逼的”。就像伞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一样,财务负责人通常就被CEO寄予了这样的厚望。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在一份CEO调研报告中CEO们对CFO的期待和现实评价:不难发现大部分CEO还是感觉到CFO更多的只是资本市场高手,并不是他们期待中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的得力助手。这里,我们引用IBM商业价值研究院CFO调研的结果,财务和业务能力双高的优秀财务人员,被誉为企业的“价值整合者”。这里就明确提出CFO应具备财务和业务的双重能力。资料来源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 全球CFO调研(2013年)用直白的语言总结优秀财务负责人需要具备的能力:看得清问题,给得出证据任正非曾经说过,数据是公司的核心资产,要像经营资本一样来“经营数据”。而数据是财务拥有的最大资产,财务从逻辑上是“经营数据”的最合适的部门。能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是提升财务部门业务洞察力的核心。所谓“经营数据”的起点就是看得清问题,给得出证据。我们以销售预测为例,介绍一个国际领先公司(B2B)的销售预测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销售团队进行销售预测,结合预测模型来预测公司在季度末的销售额。听上去好像没有财务的事情,但实际这个工作的主导部门是财务加销售。这方法大致分为四步:第一步是销售人员按照公司规定在销售管理系统中维护未来的订单预测和目前订单的状态(例如是刚开始撩客户,还是已经谈了八九不离十了)。后面的步骤就全都交给了财务。财务拿着这些销售团队所有的历史预测数据,然后优雅的对着销售们说:“对不起,我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忽悠….”“Tom从来就是夸大自己的预测,基本上能兑现70%就已经是奇迹了。”“Jerry总喜欢藏着点啥,就怕别人完不成地主给你加租。”所有的判断都是基于历史上这些团队的预测和实际达成为依据,通过模型调整了销售团队的输入。全球范围内,公司的销售预测准确率始终在98%以上。在这个案例里面,不难发现,经营数据比处理数据难很多。以往,财务能及时高效的提供报表已经是不错的表现了,之后往往就将报表给到业务部门自己去做分析问题。数据对他们来说只是完成本职工作的输入,而且范围也常局限在财务核算数据以内。经营数据则远不止于此。一来是要能整合数据。就像上面的这个案例那样,整合了销售和财务的数据。企业需要不断整合更多的数据,演变出其他的预测模型来不断优化和提升预测准确度;二来就是确保数据质量尽可能可靠。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做起来非易事。要知道华为的集成财经项目(IFS)前后一共7年,之前一半的时间都是在不断优化流程,提高核算质量。而提高输入确认的准确度是IFS项目群的目标之一。听得懂方案,推得动落地如果说“处理和分析数据,并寻找问题”总体体现的是一种财务业务结合的能力,那么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考验一个CFO有没有能力扮演CEO角色的标准。按照日常经营管理的方式,找出问题之后,业务部门会有相应的提升方案。不少企业并没有设置COO这个角色,所以检查这些方案并确保这些方案落地的一般是老板。尽管老板有经验也有足够的决策权,但这份精力依然是很大的投入。所以老板需要一个能扛起经营管理的副手,其实也就相当于二把手。在欧美企业中,财务负责人承担这个角色的不在少数。以前和一些IBM的老CFO聊天,他们总是开玩笑说:在IBM,如果老板不小心被车撞了,CFO马上就得顶上。这项能力确实很难。单纯的财务背景干不了,空降高管如果不是同行业背景也很难,需要有足够的业务背景和人脉根基。这里就遇到了一个人才来源的问题。从方向上说,一方面是培养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另一个方面是在业务人员中培养财务能力。在华为,财经体系晋升到一定级别,是必须有一线项目财务管理经验的。同时,大量的业务骨干也转到了财经体系。(我当时项目的两任项目经理都出自交付体系)这样,人员上有足够的流动和技能互补,逐渐培养出了一支出色的团队。上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随着基础财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财务人员的精力会更多的投入经营决策、战略制定等高附加值工作中。但是这个领域并非财务的强项,如果没有办法真正去驱动业务,那么财务只能是刷存在感。财务需要“举得起,放得下”。举得起,是指格局要更高,眼界要更宽。放得下,就是放下身段,以空杯心理参与业务,学习业务。国内领先物流企业CFO的成长之路:借鉴一位上市公司CFO的职业历程,套用一句老话:英雄不问出处。科班出身的财务人员未来会越来越多的面临来自业务部门人员的内部竞争。思维和定位的转型,都是必然。

0 Comments

做到16个字,你可以有自己的“阿米巴”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讨论为什么华为选择了责任中心而不是阿米巴的管理模式。正巧这几天也在和朋友讨论如何通过改变责任中心定位去鼓励员工提高产出,降低成本。其实无论是责任中心还是阿米巴,从财务角度看,这些都是管理会计的范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 定义的管理会计范畴包括:规划、绩效、控制和分析决策。因此企业要搭建一个有效的管理会计体系,需要做到这16个字:“始于战略,落于绩效,基于核算,呈于报表”始 于 战 略战略是思考和设计管理会计的源头:“企业的长期/短期目标是什么”?“我们要实施哪些举措”?“要鼓励或者避免什么行为”?....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后续管理会计体系设计的校验标准。有明确战略方向的企业才能真正用好管理会计工具。成长期企业的管理会计一般偏向于引导员工开疆扩土;而成熟期的企业则会平衡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例如,为了推广新产品,收入按双倍计算;战略性亏损产品有成本补贴等。落 于 绩 效这里说的绩效,是指完整的企业绩效管理,即BPM (Busines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或者EPM (Enterprise PerformanceManagement)。完整的企业绩效管理其实包含了战略规划到执行监控的完整闭环。战略规划形成的战略目标和举措需要组织承接,承接的组织自然就承担了相应的组织绩效。讨论组织绩效时候的核心问题,就是组织的定位。责任中心定位 -“落于绩效”中的核心环节组织是管理会计的核心维度。管理会计中很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组织的责任中心定位。1、经典的责任中心定位是依据组织职责来区分收入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等。这种模式在大部分企业中依然是主流,其优点就是简单易管理。责任中心2、另一种模式是将价值链上的组织均视为利润中心。(阿米巴模式就是基于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好的调动组织的积极性并培养员工的经营意识。但是由于管理复杂度较高,并不容易实施。这里的复杂度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组织颗粒度、内部定价方法、管控和分权的平衡。组织颗粒度:组织内做到“力出一孔”才能实现“利出一孔”。在京瓷,稻盛和夫先生将制造部门的阿米巴设置到了工序。而海尔的“人单合一”的颗粒度更小。【难点】 这个颗粒度设置的太大会激励不到该被激励的人,而太小又增加了管理幅度和难度,且有可能因为小到无法自我改善而失去管理意义。  内部定价方法:内部利润中心化必然会产生“内部交易”,有交易就需要定价。 上下游组织的服务内容比较明确的,相对比较容易确定标的。定价的依据可以是历史成本的加成,可以是市场上的价格,可以是基于目标和预算值,甚至可以是“买卖”双方自行商定的价格。 【难点】由于组织之间可能存在区域成本差异、季节成本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要制定一套公允的交易价格需要花费不少心思。管控和分权的平衡:这里的权力平衡主要集中在定价权和资源配置权。定价权集中与下放集中的好处是能够全局管控,把握大局。总部可以根据战略、市场、竞争等需求,通过价格这双“无形的手”来调控。但这对总部管理的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对一线和市场的动态有清晰的认识。在市场化比较充分的领域,也有企业将定价权下放。这样做的好处是一线能根据自身情况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比较灵活,也更能被接受。但问题在于局部的最优未必能换来整体的胜势,所以总部的干预依然需要。【难点】 两种模式均有利有弊,在什么阶段应用什么样的方式,总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自身的能力等进行权衡,并适时调整,而非一成不变。例如:很多加盟制物流企业在早期采用就是放权模式,这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区域的活力。而在这些企业总部管理能力提升之后,慢慢又开始收拢这部分权力。资源配置的权力集中与下放资源配置的权力是另一个需要平衡的地方。当大多数企业对核心资源采用集中采购的情况下,利润中心在资源成本上几乎是没有多少调节余地的。完全集中对于生产制造或者服务提供部门来说,形成的是操作中心管理模式。组织只需要关心效率的提升。完全放开的方式又是另一个极端,结合定价权放开的话,就成了生态圈模式。【难点】 总部同样需要多因素考量,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模式操纵资源配置的权力。 由此可见,利润中心模式的设置和运作,是比较复杂而且有相当难度的,如果上述三个方面(组织颗粒度、内部定价、管控与分权)的权衡没有考虑周全而贸然应用,会使企业日常运作陷于互相扯皮、投入高于产出等境地,得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基 于 核 算“基于核算”的核心是在财务核算数据基础上创建用于分析、决策、评价的管理会计数据,确保各责任中心的表现不脱离企业实际的运营状况。将管理会计所需要的要素,借助一定的信息工具,在核算体系中体现。脱离财务核算的管理会计可能造成除了老板没达标,各部门都达标的尴尬局面。但另一个方面,管理会计又需要很多财务核算不包含的数据。诸如分摊、结算等方法在管理会计里被大量使用,这里需要决策者对提高精确度所花的精力和成本,以及其所带来的管理收益之间作出平衡考量。例如:如果要分解不同货物的卸车成本,重量、体积、件数都会影响卸车效率。虽然可以花精力去拟合出一个数学公式,说明这三个变量的影响程度。但管理上其实很难应用这个逻辑去和一线人员解释。所以实际应用上,在这三个变量中找相关性最高的那个作为分解依据就够了。呈 于 报 表最后,管理会计结果需要通过有效的报表形式呈现给各级别的对象。领先企业都有成熟的管理报表体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报表,拼的是速度。当年稻盛和夫就抱怨得到的报表几乎毫无意义,就是因为报表揭示的都是一个月前甚至更久前的事情。企业的经营每天都在变化,要求以更高频率(甚至以天为单位)提供管理报表信息给各级人员将是未来管理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使命。结 束 语“始于战略,落于绩效,基于核算,呈于报表”管理会计是一门科学,有足够的案例和标准的方法论。但设计却要结合人性,考虑每一种方案背后可能激发的行为取向。所以选择管理会计的模式也可以说是一个管理哲学的问题。稻盛和夫先生提倡的阿米巴模式和西方传统责任中心的管理方式,本质上就是哲学的差异。华为的任总曾经认为稻盛和夫将这套管理模式引入中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最后华为选择的不是同一条路。从企业本身发展来说,初创期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去思考复杂的管理会计问题。随着业务的扩大,战略和组织也会不断出现调整,这时候对管理会计和报表的需求会增加。但要注意的是,关注的重点依然是如何让管理人员能快速的决策和投入工作中,过于繁琐的管理会计往往让大家疲于应付内部的流程,得不偿失。到了企业的成熟稳定期,对于管理会计的需求会更明显,也更细致。总的来说,管理会计的最佳实践是与时俱进不断迭代的。从自身战略出来,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就能设计属于自己的“阿米巴”。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