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还没倒下,何不放手一战

“创业”一个听上去多诱人的名词。让人联想到的可能是梦想、奋斗、也可能是苦逼更有可能是无疾而终,成了别人的谈资。 在我们看来,“创业”更像是一面“魔镜”照见自己,照见远近,更照见未来。 见自己就像至尊宝看到镜子里的猴子,才知道真正的自己;并在经历了重重磨难后,才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创业的经历就是这样一面“魔镜”,你敢不敢自己照一照? 无论是冰火煎熬,抑或是一飞冲天,创业都可以急剧放大你的“贪嗔痴慢疑”。 看看魔镜里创业者的千面相:有的核名刚通过,就感觉成功已经在眼前。满口的估值上亿,先拿个一千万投资,就规划起ABCD轮,然后IPO,似乎转眼就要飞黄腾达。有的经历了一些挑战,开始抱怨团队不给力,怪罪投资人不持续输血,愤恨合作伙伴耍流氓。有的几经挫折,但还在相信“相信的力量”,实际上是不愿意面对现实。有的一朝融资成功,却忘记初心,不仅没专注发展业务,还各种牛逼,眼睛长到头顶,甚至对投资人都爱理不理。没创业,你觉得自己不会是这样。当你开始创业,这面“魔镜”会通过各种方式,让你心中的各种自我和欲求昭然若揭、无所遁形。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过来人劝诫,朋友不要合伙创业的原因之一。 我们接触过很多创业成功的、正在创业的、以及失败退出的朋友。这面“魔镜”比想象的更灵验更神奇。 敢直面自己内心的你,不妨用“创业”的魔镜照一下,如果你看到的还是正常的自己,恭喜你,你是那个百里挑一的。见远近 “创业”这面镜子也可以用来照创业者周遭远近的关系及生活环境,所见的将会让你更加成熟。 当你提出要创业,相信大部分人不会支持你。 对你好的人,可能出于善意不支持你。他们看到了太多的不可能,或者不愿意看到你遭罪。但是只要你坚定,他们最终还是支持的多。就像《新喜剧之王》里,女主的父亲。 创业路上,你将遇到真实残酷的世界。 任何人创业,都会遇到一些“小妖”挡路,也许他们的欺骗和恐吓已经让你逃之夭夭,也许他们的追捧和平庸已经遮掩了成功的道路,使你无法到达真正的西天,更无法取到真经。 当你走入这个赛场,观望,质疑,嘲笑乃至绊脚都将是常态。有很多不支持你的人,在你提出创业的那刻起,就在等待看你失败的那一天。大公司还常流行一个论调,“当你离开了这平台,将什么都不是”。很多人深信不疑,自然也不会看好你,认为你不可能成为例外。 实际上,他是不看好自己。但同时,你也会看到有一些实际有能力的朋友会帮你介绍客户、引荐投资人、联络人才与合作伙伴、资助你、帮你站台……,这些朋友,是真心期待你成功的。 见未来 “创业”这面魔镜,更有魔力的地方在于它会照见未来,看得见将来远期的成功和失败。大多数人事业上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短期和现实的,因为大家更愿意采用当前的付出与获取的价值来衡量和判断。而创业的人事业成功似乎更难评价,他们追求的价值创造往往在不知多远的未来,需要在自己的魔镜里才看得到。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景,但有多少员工能真正理解和践行?非不为也,实不愿也,因为员工会觉得这与自己的追求和努力有多大的关系呢?而创业的人不一样,心之所念,必然穷所有之力而为之。放眼望去,几乎所有公司都会提倡为客户创造价值,但似乎只有创业公司、创业者才真有这份执念。因为如果不创造价值,创业便不会成功,而这些一定是在历经风雨、承受磨难之后才能获得。此时,魔镜会告诉你,哪些是成功的真谛,值得你去奋斗而不后悔,哪些是障眼法,浮云散去,留不下一丝痕迹。只有魔镜才可以让我们在看不清时,坚持初心,即便失败,也应云淡风轻,不负年华。所以,原色咨询虽然已经成立三年,但我们从来不说自己是在创业,既不想带上“创业”的高帽子,也不敢给自己和朋友过多的期望是我们对创业的谨慎,也是对创业的敬畏。 然而,我们何其幸运,过去三年,众多朋友出钱出力,推荐客户和伙伴,推荐人才和产品,让我们非常感动,也让我们感到为客户服务的幸福。好多朋友对我们努力给予鼓励,为我们点赞,我们感激之余更为忐忑。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好,是朋友们对我们太过宽容。 此时此刻,我们不禁反思,倘若循序老路,不给自己施点压,不在魔镜面前好好照一下,定然有负朋友们的期望和自己内心的追求。所以我们决定,现在开始“创业”了!我们准备认认真真的干一场! 更聚焦行业我们强调聚焦于食品和物流行业的管理咨询,但是之前的聚焦更多的是选择为食品和物流行业的客户提供服务,真正的行业深度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精英愿意真正扎根行业,从战略设计深入到运营落地的全过程。陪伴客户从领先走向领袖的道路不是只在云端,更需要搭建连接天上地下的阶梯,只追求客户真正价值的实现。 物流行业,我们需要深入:快递、快运、专线、车队、仓储、园区、地产;空运、铁路、海运、机场、港口;国际贸易、跨境电商、海外仓;冷链、危化、特种物流…上述细分领域相关的宏观分析、政策法规、行业趋势、运营模式、成本结构、IT架构、人才状况、技术装备、生态资源。 食品行业,我们需要深入:所有食品饮料细分领域全价值链上各业态的深入,包括:餐饮、零售、批发;中央厨房、食品工厂;农产品、饲料、种子;以及价值链上相关的研发、设计、包装、装备、微生物、添加剂等公司涉及的内外部环境以及运营。如果您是行业专家,或者是在这些行业有经验的咨询顾问,我们热忱的欢迎您的加入。更深入的服务原色三周年活动期间,采访了多为从顶级咨询公司加入企业的大咖高管,听取对原色咨询的意见和反馈。大咖们对咨询公司和顾问的关键要求是:“更加专注行业,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市场特殊性和企业的环境,更深入企业的落地交付乃至应该拣起袖子一起干。” 基于客户的核心需求,我们除了现有的行业聚焦,还需要扩大深入服务的能力。需要扩大从战略落地,管理升级,数字化运营,投融资等全方位的服务。如果您期望既具备专业服务的精神,又有机会进入企业共同推进甚至操盘实际业务,为将来真正进入企业或者创业做好准备的话,我们热忱的欢迎您的加入。 原色咨询三周年,我们定位做一家“顶级的咨询公司”,为了“成就领袖级的商业”。这么装逼的过了三年,既然还没倒下,何不大干一场,任性的追求创业成功? 我们一起!

0 Comments

布局2020年代:“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设计

经济规模扩大,市场化程度提高,同时伴随着增速的放缓,将让企业之间的竞争在2020年代更上一个台阶。很多企业对自己的业务模式,盈利模式“不自知”,这将严重阻碍其可持续发展。讲得直白一点,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并不清楚自己过去为什么成功,也不知道未来如何继续领先。 三季度是很多公司进行战略规划的季节了。在制定战略采取行动之前,建议各位认真剖析一下自己的业务模式,做到“知己知彼(客户)”再进行战略规划。 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主张我们发现,很多公司对自己的“价值主张”有很大的误解,特别是那些自己认为“产品领先”的公司。因此在进市场洞察和客户选择的时候出现混乱和摇摆。下图是三种类型的“价值主张”,简单的说就是:客户为什么购买你的产品/服务。我们简单展开一下就能发现这种误解之深。                           成本领先成本领先是站在客户的角度看总成本而不是站在卖方看价格。 我先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出差,把我的戒指忘在了酒店。酒店在打扫房间的时候发现了放在床头柜的戒指并给我来电,但是我已经上了火车,因此约定请酒店将我的戒指快递到我家。你觉得我会选择什么快递公司?我相信我们的选择应该差不多。我选的是顺丰,你也可能选EMS。 我认为,顺丰对客户而言是“成本领先”的公司。你可能会反对,因为你觉得“通达”等电商快递才是“成本领先”而顺丰显然是“产品领先”,顺丰的价格可能是通达的两倍甚至更高而且服务更好。我的答案是:顺丰和通达都是“成本领先”的公司,但是他们的客户群不同,客户的成本结构不同。 所以,最大的误区自于对“成本”的视角和定义。业务设计的核心都是从客户出发,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成本结构。客户的成本可能包括:购买成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机会成本(机会收益或者机会损失)时间成本心理成本(由于不确定产生的提心吊胆)当我要快递一颗戒指,我考虑的成本不仅仅是快递的价格,对于可能出现的就算万分之一的丢失可能,以及对于这种担心对我造成的心理负担都是成本。在考虑了这部分成本后,我选择顺丰是低成本的。(这种心理成本有严谨的理论支持哦,也是资本市场“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论基础) 所以很多高价的商品和服务,本质上都是抓住了"从客户的视角,总成本最低"的定位。这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设计。 按照这个逻辑,我判断目前市场上很多定位于“产品卓越”的公司事实上都是“产品领先”。这种正确的认知非常关键,因为客户可能无法准确的描述自己的需求和成本结构,这需要企业自身对客户有深刻的洞察力。 再比如,在京东商城消费的主要客户,其成本结构和拼多多的主要客户显然不同。京东商城需要降低的是目标客户非价格部分的成本:更多品类(减少多渠道选择的时间成本),假货的风险(直接成本,心理成本,机会损失),物流配送(时间成本),退货处理(时间成本)。因为“多,快,好”,所以“省”的更多是心理成本,时间成本以及机会成本。 产品卓越产品卓越不仅是产品优秀,而是客户对你在产品卓越上的一种认知。 当我们提到产品卓越的时候,能够想得起来的就比较少了。顺丰,京东都被归入“成本领先”,甚至华为也是。任正非先生在讲5G竞争的时候,也是强调:不用华为的5G产品,客户需要多付出多少成本。你看华为也是“成本领先”吧。 产品卓越首先想到的更多是苹果,谷歌,特斯拉等公司。当苹果发布新产品的时候,你心中期待的都是“革命性”,“划时代”的新产品,这就是你心中对苹果的定位。当苹果没办法持续推出“革命性”,“划时代”的产品的时候,你就会失望。 国内在科技领域,“大疆无人机”应该可以算得产品卓越的公司,但这样的公司数量还远远不够(电子游戏?)。我们也观察到有些行业具有很强的产品创新精神,比如:餐饮。我们中国食客对于产品创新的需求之强烈驱动了每个餐馆厨师的创新精神以及各类网红店的陆续爆发。但是,做到真正的产品卓越,能够持续保持很强创新能力的公司似乎还不多见。 客户亲密比客户更了解客户,并满足其需求。 大量的专业服务公司都是客户亲密类型的价值主张,但是只有做到“比客户更了解客户”并能够满足其需求才能成为成功的商业模式。 典型的合同物流公司能够为企业客户提供从仓储,运输,派送甚至金融服务,但是能够做到比客户能了解其供应链痛点,帮助客户降低总体供应链,库存成本,提高订单履约率(帮助客户增收),帮助客户扩大销售范围(比如跨出区域走向全国甚至全球)等洞察和能力都是远远不够的。 很多“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更准确的来说是“绑定几个大客户的外包公司”,离真正的客户亲密还很遥远。 价值主张的跃迁坚持任何一种价值主张都可能成为世界顶级的公司,但是在不同的价值主张下进行调整是非常艰难的(有些公司总是觉得“成本领先”好像比较低档,现在知道这是误解)。我们看到在新技术的支持下,特别是平台型互联网企业在“成本领先”和“客户亲密”两个维度上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对于一般的企业形成了碾压的态势。 比如:淘宝显然是“成本领先”的,无论商品数量,商品价格,配送速度等等都降低了客户的总体成本;同时阿里系在每一个流量入口,每一个生活场景对每一个用户的精准分析,接近做到了“比你更了解你”并提供场景化的产品和服务的状态。同时在两个维度上的高分,当他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和客户的时候形成的对客户全方位的粘性确实很难被挑战了。 结语”以客户为中心“是所有商业组织的基础逻辑。无论是“成本领先”,“产品卓越”还是“客户亲密”的价值主张,都需要“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设计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0 Comments

从CFO到CEO,这么近,那么远

很多人认为CFO在公司高管中是最受信任的也相对稳定的职位。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我接触的好几个企业都更换了财务一把手。这几个财务负责人,既有上市功臣,也有空降高管。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因为老板觉得CFO没有达到他的心理预期。老板希望财务能协助他/她工作,甚至主导公司的经营管理,但很明显,美好的预期并未达成。通常理解下,财务部是一个非常严谨、专业但“偏保守”的部门。财务部去承接涉及面更为广泛且不确定性很高的经营管理工作,很多时候都是“被逼的”。就像伞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一样,财务负责人通常就被CEO寄予了这样的厚望。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在一份CEO调研报告中CEO们对CFO的期待和现实评价:不难发现大部分CEO还是感觉到CFO更多的只是资本市场高手,并不是他们期待中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的得力助手。这里,我们引用IBM商业价值研究院CFO调研的结果,财务和业务能力双高的优秀财务人员,被誉为企业的“价值整合者”。这里就明确提出CFO应具备财务和业务的双重能力。资料来源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 全球CFO调研(2013年)用直白的语言总结优秀财务负责人需要具备的能力:看得清问题,给得出证据任正非曾经说过,数据是公司的核心资产,要像经营资本一样来“经营数据”。而数据是财务拥有的最大资产,财务从逻辑上是“经营数据”的最合适的部门。能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是提升财务部门业务洞察力的核心。所谓“经营数据”的起点就是看得清问题,给得出证据。我们以销售预测为例,介绍一个国际领先公司(B2B)的销售预测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销售团队进行销售预测,结合预测模型来预测公司在季度末的销售额。听上去好像没有财务的事情,但实际这个工作的主导部门是财务加销售。这方法大致分为四步:第一步是销售人员按照公司规定在销售管理系统中维护未来的订单预测和目前订单的状态(例如是刚开始撩客户,还是已经谈了八九不离十了)。后面的步骤就全都交给了财务。财务拿着这些销售团队所有的历史预测数据,然后优雅的对着销售们说:“对不起,我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忽悠….”“Tom从来就是夸大自己的预测,基本上能兑现70%就已经是奇迹了。”“Jerry总喜欢藏着点啥,就怕别人完不成地主给你加租。”所有的判断都是基于历史上这些团队的预测和实际达成为依据,通过模型调整了销售团队的输入。全球范围内,公司的销售预测准确率始终在98%以上。在这个案例里面,不难发现,经营数据比处理数据难很多。以往,财务能及时高效的提供报表已经是不错的表现了,之后往往就将报表给到业务部门自己去做分析问题。数据对他们来说只是完成本职工作的输入,而且范围也常局限在财务核算数据以内。经营数据则远不止于此。一来是要能整合数据。就像上面的这个案例那样,整合了销售和财务的数据。企业需要不断整合更多的数据,演变出其他的预测模型来不断优化和提升预测准确度;二来就是确保数据质量尽可能可靠。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做起来非易事。要知道华为的集成财经项目(IFS)前后一共7年,之前一半的时间都是在不断优化流程,提高核算质量。而提高输入确认的准确度是IFS项目群的目标之一。听得懂方案,推得动落地如果说“处理和分析数据,并寻找问题”总体体现的是一种财务业务结合的能力,那么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考验一个CFO有没有能力扮演CEO角色的标准。按照日常经营管理的方式,找出问题之后,业务部门会有相应的提升方案。不少企业并没有设置COO这个角色,所以检查这些方案并确保这些方案落地的一般是老板。尽管老板有经验也有足够的决策权,但这份精力依然是很大的投入。所以老板需要一个能扛起经营管理的副手,其实也就相当于二把手。在欧美企业中,财务负责人承担这个角色的不在少数。以前和一些IBM的老CFO聊天,他们总是开玩笑说:在IBM,如果老板不小心被车撞了,CFO马上就得顶上。这项能力确实很难。单纯的财务背景干不了,空降高管如果不是同行业背景也很难,需要有足够的业务背景和人脉根基。这里就遇到了一个人才来源的问题。从方向上说,一方面是培养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另一个方面是在业务人员中培养财务能力。在华为,财经体系晋升到一定级别,是必须有一线项目财务管理经验的。同时,大量的业务骨干也转到了财经体系。(我当时项目的两任项目经理都出自交付体系)这样,人员上有足够的流动和技能互补,逐渐培养出了一支出色的团队。上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随着基础财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财务人员的精力会更多的投入经营决策、战略制定等高附加值工作中。但是这个领域并非财务的强项,如果没有办法真正去驱动业务,那么财务只能是刷存在感。财务需要“举得起,放得下”。举得起,是指格局要更高,眼界要更宽。放得下,就是放下身段,以空杯心理参与业务,学习业务。国内领先物流企业CFO的成长之路:借鉴一位上市公司CFO的职业历程,套用一句老话:英雄不问出处。科班出身的财务人员未来会越来越多的面临来自业务部门人员的内部竞争。思维和定位的转型,都是必然。

0 Comments

咨询无用

从事咨询行业近20年,大大小小的项目做过上百,应该承认,绝大部分的项目都没有达到预期。而且我发现别的咨询顾问也好不到哪里去。 为避免误解,我定义的“预期”是:按时按预算完成了<项目建议书>里描绘的“愿景”和“目标”。 很多精英离开咨询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这种“无力感”。而我们既然选择留在了咨询行业,伤疤该揭的还得揭。 以下内容仅限于管理咨询项目反思为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决策“选择题”变成撰写“作文题” 战略最大的价值本来是做“选择题”,选择一个市场,一个定位,一个产品组合,或者,选择是否上市,是否并购一个标的……战略咨询的产出无外乎就是帮助客户一起做这些选择题。 但,很多时候,失败的战略项目变成了做“作文题”。顾问们在宏观数据中遨游,在行业对标中碰壁,在战略路径图上挣扎,最终都是为了完成一篇符合“考试纲要(管理学方法论)”的作文。作文的中心思想就是把未来描述得足够美好,因为只有这样,战略才感觉像是一个“灯塔”在彼岸召唤。再加上一套密密麻麻的“路径图”就完美了。既有了方向,也有了路径,成功似乎就指日可待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真正的战略,是对关键问题做出选择,而很多重要选择并不来自于严谨的分析。比如,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在谈到如何达到今天这个地位时说:“我在商业和生活中,做出的所有最好的决定,都是用心、直觉、勇气做出的,而不是分析,如果你能通过分析做出决定,你当然应该那么做,但事实证明,你最重要的决定总是凭直觉、品味、心灵做出的。” 像贝索斯这样“拍脑袋”决定的成功企业家并不在少数。企业家在多年的商战中习得的商业敏感度并不是一般分析能够替代的,而且也等不起漫长的推理分析,往往需要的是及时的反应。战略选择面向的是未来,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数据可以来论证,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分析。 当客户真的邀请我们共同进行“战略选择”时,咨询顾问心里也是慌的。我一直记得,有一位企业家开玩笑说:“战略顾问最期望的情况是:做完项目之后,客户并没有按照项目设计的方向去执行。如果客户真的执行了自己设计的战略,顾问可能就睡不着觉了。” 虽然咨询顾问的专业能力可能远胜于企业家,但是在对行业趋势的把握,对组织氛围和人性的洞察,对核心团队是否理解和服从战略选择的判断,对外部资源的整合等方面,咨询顾问往往是不如企业家的。所以,在回答一个战略选择是否最适合该企业时,顾问的发言权是有限的。 这就尴尬了:真正有价值的战略选择,咨询顾问贡献有限甚至不敢真正涉足;而洋洋洒洒的战略报告,各种浓墨重彩的分析和决策模型乃至配套的设计方案都很容易沦为孤芳自赏的一篇作文而已。 不落地 既然战略关键在选择,而选择的主角是客户,那咨询顾问能否利用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帮助客户来落地战略呢? 难! 绝大部分的管理咨询还需要做二级战略和规划。比如企业要做“新零售”,我们会进一步开始做新零售规划、全渠道规划、数字化转型、大数据规划……各种规划,各种转型。有时候甚至会本末倒置,把二级战略置于公司战略之上。 真正的落地是把方案变成现实,但这偏偏不是顾问的特长。我遇到过极个别的另类顾问,在“违反”自己公司规定的情况下,代行客户区域总经理职责,发号施令,给客户带来了平均值三倍的增长,以此来证明自己方案的有效性。后来,这个顾问辞职自己创业去了。 大部分情况下,客户说要落地,我们就拼命往细了整:规划太粗了要做设计;概要设计不够,做详细设计;流程从一级做到五级,直至SOP;写了不行还得包会呀,培训辅导也得来;就差卷起袖子自己干了。 原来以为这就是落地了。可是,经过多年的“战略落地”,业绩还是没起来,新业务也迟迟没有起色,客户还是不满意。 战略落地,要的是结果,而我们往往以为“把活干了”叫落地。 最近几年常常反思,咨询如何才能有用?如下思考,抛砖引玉。 战略专注决策过程 如前文所述,战略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客户做选择题,而且选择也主要靠客户。那我们还怎么做咨询? 咨询的作用,还是要聚焦到做“选择”的过程。 选择的过程,折射的是企业家的愿景和价值观,是一种信念。虽然决策的过程不完全依赖于分析,但是高质量的“碰撞”和分析确实有助于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选择,而且如果有“建设性的挑战”这一过程,决策后的坚定程度可以提高。 虽然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有超强的自信和“拍脑袋”能力,但是毕竟“拍脑袋”死了的更多。一部分原因是战略选择本身值得商榷,但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决策过程的草率导致执行过程中不够坚定。(有了战略,却不能坚持到底,总是怀疑决策是否正确,忽左忽右,摇摆不定,那么再正确的战略,也等于一张废纸)战略能否被成功实现,企业家以及团队的信念至关重要。 我认为,战略咨询就应该聚焦于“建设性的挑战”。在项目过程中进行高质量的碰撞,让企业家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有更多的认知,让高管层参与碰撞,充分理解未来的战略是什么,该怎么做,这样做出的战略选择得到大家的信任,能够被坚持下去的概率就更大。 这时候,顾问如果还能帮助客户做出更加合理的战略选择固然是好,即便是最终结论与企业家拍脑袋的结果一致,但因为顾问帮助客户更加坚定了战略选择,提高了战略落地成功的机会,那也是有极大价值的。 但, 说到团队能力、执行力以及在落地过程中的持续应变,咨询顾问是力所不能及的。 取巧劲,抓结果 客户期望咨询方案落地的核心是:兑现结果。但从角色上来讲,咨询顾问是不可能担责的。责权利对等是基本概念,咨询顾问在客户的组织中没有管理身份,在无权状态下承担业绩责任是不现实的。 所谓的取巧劲是在咨询项目立项中,将发起人的责任和权力予以明确。一般发起人是对应目标的承接人,公司将项目需要实现的目标交给该发起人承担。咨询顾问扮演的角色类似于发起人的二把手,可以通过执行发起人的指令以及利用项目立项过程中设定的“项目组织权力和奖惩机制”来实现对项目结果的驱动。 虽然有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感觉,但是这正是战略落地的基本逻辑。承担业绩责任的管理者承担战略落地第一责任,做方案的无论是咨询顾问还是内部人员做好二把手的辅助工作。 在这样的角色搭配中,咨询顾问相对中立的角色,在进行目标分解、责任判定以及方案支持上也有自己的优势,有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Insourcing内包 绝大部分的咨询项目主要是承担专业工作外包的责任。“雇佣兵”是好听的说法,更准确的是“临时工”。无论是哪个专业领域,企业出于专业能力不够,或是人手不够,聘请咨询顾问就是来解决专业能力的问题,是高级的“临时工”。 “临时工”有“临时工”的价值,但是没有必要吹嘘成导师。企业也不应该把组织责任外包给“临时工”,更不应该让“临时工”来背锅。 所以更准确的用法不是把企业的任务外包给咨询公司,而是把咨询顾问“内包”进企业,成为企业人才来源的一部分。成熟的企业在培养和引入外部人才上都是多管齐下,内包咨询顾问,虽然单位成本较高,但是降低了其他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比如招聘,选拔,晋升,轮岗,离职等相关成本)。这类专业咨询服务应该当成总体人力成本的一部分。 总结战略咨询专注于决策过程,选对方向提高成功率,再多投入都值得;管理咨询专注抓结果,发起人责权要清晰,方案是手段不是目的;专业咨询顾问做内包,专业的“临时工”是干活的,不是来背锅的。

0 Comments

996工作制太Low,你需要的是奋斗者!

这两天被两位大佬的话,刷屏了。那就是提倡996(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马云在最近的一次内部会议上金句频出: “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你去想一下没有工作的人,你去想一下公司明天可能要关门的人……“ “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你一辈子没有996,你觉得你就很骄傲了?” “加入阿里,你要做好准备一天12小时,否则你来阿里干什么?我们不缺8小时上班很舒服的人。” “这就是生活,你选择了一个中国今天排名第一的公司,第一是要付出代价。”而另一个大佬-刘强东(他俩似乎从来没有这样默契过)最近就自己的工作强度做了表态:“我现在无法再像创业初期那样拼命工作了!但是以我的体质,做到811648,(周一到周六,早8点工作到晚11点,周日工作8个小时,每个月休假两天,每年也会休一次长假)完全没有问题!”看到两位大佬的言论,一个场景回到脑海:大学里上课,水平最差的老师,总喜欢通过点名为勉强维持课堂出勤率。而水平高的老师,从来不关心学生们的出勤率,因为他的课总是门庭若市!当然,我相信阿里和京东,通过强调996工作制,实际上是想表明“以奋斗者为本”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但就这个理念而已,如日中天的华为,任老板其实显示了对人性更为精准的洞察。华为提倡以奋斗者为本,但同时把所有员工分为三类,并且承认其需求差异。第一类员工:普通劳动者,占50%需要的是一份踏实稳定的工作,工作仅仅是养家糊口的手段。他们最希望的是朝九晚五的生活。第二类员工:普通奋斗者,占35%工作上进,渴望成功,但同时要平衡工作和生活,赚钱与健康的关系。这部分人能接受部分时间996,但不能够全年996。第三类员工:卓越奋斗者,占15%追求卓越,极度渴望成功,宁愿离婚也不离开工作,他们不满足于996,而是7*24小时。观点1: 不要提996(太Low),需要提的是,如何把“奋斗者为本”为本落到实处。以工作时长(996)为标准的管理方式,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有很多岗位,都不是光靠工作时长能产出绩效的,特别是高价值的管理和智力岗位。而是需要激发员工内心把工作做好的渴望。这样即使员工在家,与家人团聚时刻,心里也会不自觉的去想工作。当然,如何激发员工的动力就变得非常重要。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华为,和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海底捞,已经找到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观点2: 不要期望所有人都996,也不要期望所有人都是奋斗者。企业最关心的只是那15%的人群。找到这15%的人群(卓越奋战者),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核心干部,投入大量资源激励,并通过他们带动另外85%的人群。这样就如同,企业的每个小组织,每个小火车的火车头都加满了油,火车能不快都难。观点3: 企业需要的是团队结构合理,团队战斗力强,而不需要所有个体都是卓越的奋斗者。就像足球队一样,所有球员都是明星的球队,总是走不远。企业里总有些岗位需要进攻,时刻激情满满,攻城拔寨;也总有些岗位需要防守,稳定贡献,没有惊喜。团队结构合理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人人都是明星。所以,996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关注最重要的15%的人,和搭配好团队结构,并把奋斗者为本落到实处。这样,你组织的战斗力,远远大于从996工作时长规定产生的效果。

0 Comments

新年福利:2019增长策略

《2019年度规划和关键举措》建议收入类举措在春节前尽快启动,本文作为新年福利提前曝光2019年不少流通企业可以采用的增长策略。策略之间相互关联,请量力而行!重新聚焦核心业务过去几年很多公司采用了横向扩展品类的方式促进收入增长,无论实际效果如何,2019年更加合理的策略都是重新聚焦在优势产品,核心业务。公司形成的品类和运营优势基本成型,收入增长虽然重要,但保持有盈利的增长更关键。在优势品类和渠道聚焦,通过不断强化自身优势的同时通过规模化和更加精益化的运营降低运营成本,还要预防在核心品类上可能遇到的“垂死挣扎”者的非理性竞争。过去几年尝试多品牌多品类的公司,如果新品牌和品类并没有成功的从孵化期进入成长期,为公司贡献收入增长以及利润,2019年建议重新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投入,对于长期没有起色的孵化业务和产品,建议剥离。不少传统企业过去几年受互联网公司影响也纷纷进入电商,虽然也有不少成功案例但是绝大部分传统企业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果。这些跟风的传统企业,在电商业务赔本赚了几年吆喝后,猛然发现传统线下门店运营的壁垒和优势才是自己最大的资产,互联网公司的“新零售”似乎也没有颠覆自己。传统企业在电商业务上如果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建议在2019年暂缓原有模式的持续投入,通过新的方式进攻线上业务(另外撰文叙述)。聚焦核心业务无论是产品还是渠道,都是做好准备将有限的资源聚焦在优势维度上,而且这是后面配套策略的基础,在核心业务上都没有形成明显竞争优势的“生存者”请勿采用本方案。 优势市场改革并拆细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市场,我们经常成为“产粮区”,无论是因为本身市场的容量密度还是由于企业还在发展过程形成的地域性优势。企业在优势市场形成了很强的壁垒和盈利能力,因此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会采取直营或者类直营的模式,因为这是公司的粮仓也是肥肉不舍得给别人。就像星巴克这样的国际大牌也是这样的策略,然而我们认为这样的策略需要进行二次改革。越是有肉的地方,越需要与人分享!在第一步聚焦核心业务(比如星巴克将零售业务卖给雀巢)后,优势市场增收策略是重中之重。优势市场的负责人一般在公司的地位高,而且公司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担心,导致优势市场变革缓慢。而我们建议企业在优势市场采取更加激进的方式,通过采用更有吸引力的分享机制扩大优势区域的投入,比如:加盟,承包。很多企业完全忽视了优势区域的市场潜力,但是优势区域由于需要打破现有利益分配方式,不采用更加激进的方式反而无法推动。当公司推出在优势区域的合伙人(加盟)方案,优选公司内部员工进行承包二次创业时,你相不相信这些优势区域又会重新有了增长的动力?而公司从前端门店的重资产运营解脱出来(更何况人力成本的急剧上升),聚焦于公司品牌,产品,线上以及用户会员的运营,在运营后撤的同时提高对消费者的深度运营。优势区域由于历史沉淀的品牌和运营能力,适当的后退并不会对品牌和客户体验造成伤害,应该是通过激活了一线的动力反而提升用户的体验。可惜绝大部分企业是在弱势区域加盟,而弱势区域的品牌,服务能力不足导致加盟商亏损退出,陷入恶性循环。 培育市场强化自营当公司的核心运营资源从优势市场逐步后撤时,选择其中的重要能力投入又快速成长潜力的培育市场。大部分几十个亿的流通企业在本地形成了很强的优势,但是在800公里半径以外的辐射能力就远远不足。对于这些培育的市场,不少企业单纯采用加盟,或者先打线上品牌再落地线下门店的方式,我们认为效果不是最理想。将优势市场核心能力提炼后投入到培育市场无论是市场管理人员,供应链还是工厂运营,凡是有助于培育市场快速提高竞争力的,公司应该将这些优势资源有策略的投入。特别是优秀的管理人员,在优势市场可能安逸太久,但是如果企业家能够激发这些人投入培育市场将事半功倍。无论是新产品,新地区我们都强烈建议由在公司已经证明了实力的“老人”牵头,帮助在培育市场调动公司资源以及取得总部各部门支持上至关重要。培育市场的品牌以及运营能力都在建设过程中,期望将这部分能力的构建通过外聘或者外包(加盟)的方式来实现是自欺欺人的。对于尚未开发的市场以及渠道,2019年建议暂缓投入。 线上业务精兵突进把线上和线下分开看是因为我们面对的大部分情况远远没有到全渠道整合状态,理性的来看绝大部分传统企业的线上业务是失败的。无论是独立的电商团队还是全渠道,数字化门店等等离预期效果太远。趋势不可改变,只是用什么姿势来拥抱!计划另外撰文叙述如何应对互联网企业冲击,这里简单展开一下如何定位和发挥现有的线上团队。我们常说数字化是整个商业模式的转型,因此绝大部分传统企业是无法完成数字化转型的。而线上线下不仅是业务的不同,而团队及文化的差异都导致上方的矛盾远大于协同。对于传统企业拥抱线上的起始姿势是在给与线上团队足够灵活度的同时,给与更加限定的业务范围和更明确的业务目标。传统企业无法理解线上业务的各种技术,对技术团队由于“无法掌控”产生的无力感。可以采取的方案是将不同的产品(数字化产品),团队拆分为独立的“小组”,每个团队独立运行,不干预过程而只看结果,毕竟线上运营的模式是实时在出结果嘛。企业根据各团队的实际进展进行资源的不断投入,结果越好的逐步占据更多的资源。 结语聚焦优势产品/业务优势市场二次改革与拆细腾出资源转战培育市场投资化模式管理线上创新2019,元旦快乐!

0 Comments

2019年度规划与关键举措

元旦和春节之间很神奇,农历在这个时候悄然登场,让人搞不清到底是“今年(2019年)”呢,还是“今年(狗年)”。大部分企业名义上应该已经完成了2019年度规划,无论是“冬眠”还是“冬练”各自都应该有了一套策略来支持自己的战略选择,然而等到元宵后真正切换回公历,会不会发现2019年都是2018年的自然延续。            春节前:收入类举措尽早启动春节前没有成功启动的举措,等到春节后缓慢进入状态很容易糊里糊涂就到了2月底,一季度基本荒废导致全年的收入基线太低,会导致后续季度压力过大并形成恶性循环。强烈建议2019年规划中涉及收入优化类的举措在春节前启动元旦后春节前这段时间工作氛围是需要管理的,一旦确定在春节前需要启动举措,为了能够顺利度假,大家还是愿意抓紧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而且在度假回来后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如果在春节前没有启动,基本上1月份简单延续,2月份从度假中回复,三月份眼看着完不成只能放弃达成目标。 这里指的收入类举措是宽泛的范围,凡是能够比较明确的关联到收入和现金流管理的举措都可以是考虑范围。根据通用程度举例:1.     销售组织和绩效优化无论“冬眠”还是“冬练”更加结果导向的销售组织和绩效方案成为标配,如果过去几年在体系建设上没有打下基础,现在也需要牺牲一部分的控制力而将销售的权力和灵活性扩大,同时对销售组织的绩效责任会加码。比如,实行更加“细化”的销售区域划分同时减少销售层级;引入更多的销售渠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互相PK(比如线上线下,产品与区域交叉);更低的销售底薪与更高的销售提成,并且提高回款的考核占比等。由于销售组织是承接收入指标的第一责任单位,如果没有在1月份就落实好销售组织及其绩效管理,除了销售人员可能无法全身心投入新一年的战斗,同时导致后续的支持部门更加拖拉。2.     客户组织与产品组织相关举措涉及到客户策略相关的举措无论是目标市场和客户的调整,客户忠诚度体系这些大事还是客户渠道接触点/客户体验/会员体系/定价机制智能化/促销策略/经销商(加盟商)政策等具体的小事,如果不是在一季度有一个经过尝试的过程,不容易在第二季度进入更大范围的推广并对全年产生实际影响。在销售与客户维度逐步启动的同时,产品与短期收入相关部分的举措基本上需要同步跟进。产品端同样涉及到的新产品落地(比如新航线,新款式,新包装),在原色咨询关注的流通领域,产品的推陈出新速度非常快,过去的双十一没有成为很多企业测试新产品的机会导致新年新产品的推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春节后一季度:重大成本优化类举措2019春节后主动复工情况预计相对乐观,往年基层劳动力春节回老家参加完“家乡非正式招聘会“后的离职率很高的情况应该会缓解。但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不是复工问题而是经营成本管理的问题。虽然在春节前启动收入类举措,但是转化为实际的收入提升需要有一个过程,特别是春节长假的客观因素导致很多的流通企业一季度就是全年低谷。复工后需要快速落地的举措首选重大成本优化类举措,比如:1.     采购及费用优化就算企业在年底的时候进行过采购招投标工作,基于原色咨询的经验,大量的采购降本举措都需要在实际采购执行过程中持续优化,更何况随着经济指标的变化,供应商的“重新商讨“也很正常。这里的重新商讨除了资本性支出需要真正的重新议价,绝大部分供应商反而需要结成更加紧密的战略性供应商策略,并不是通过简单的压价而是在打通双方供应链计划的基础上实现整体上的成本降低。互相扶持降低总成本而不是相互伤害有助于共同度过冬天甚至形成未来在产业链上更好的整合机会。2.     重大流程优化重大流程优化聚焦于支持收入增长和成本降低的局部领域。比如门店的开设速度和成功率很大程度上也支持了收入的增长,很多企业在2019年需要放低直营的姿态而拥抱更多的模式,无论是承包还是加盟(合伙人),建立更加有效的流程提高新区域开拓门店的成功率应该通过流程优化来沉淀方法和工具(加盟策略,选址方法,快速开店,开店支持,常量优化…)根据企业自己的成本结构识别重大的成本项进行专项的流程优化项目,包括且不限于:门店人流程优化(目标直接提高人效),供销协同(目标直接提高订单满足和降低成本),采购与供应链流程(目标降低库存与采购成本),运营优化(目标直接降低场地人员和运输成本)等等。这类项目如果能够在一季度试点,在后续的时间里就有足够的时间判断真正落地时的ROI并稳步推进。如果一季度荒废,二季度想要再变就难了,三四季度只能打鸡血和硬砍成本,自然的结果将是另外一个2018年。 二季度:机制建设类和长期能力建设举措如果一季度把握好春节前后的时间,成功的启动了所有收入和重大成本优化类的举措,二季度需要通过更加严格的机制来不断优化,把应该产生的效益“榨”出来。同时二季度可以腾出手来开始做一些软性的中长期举措,为那些“硬举措”保驾护航,包括且不限于:技术类项目升级,文化领导力组织发展,流程体系(共享服务,集中采购等)。这类举措本身季节性不强,放在二季度启动的主要原因是别的举措季节性比较强,为他人让路。对于流通企业二季度本身属于相对淡季,各类技术升级类项目最适合升级切换,保障三季度及之后的高峰期能够有更好的性能和体验。以前我们做IT项目计划的时候,凡是涉及财务系统,老是把系统切换放在国庆或者年底真是累死人而且风险巨大,常被诟病在业务最忙的时候添乱。现在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国内整体IT人员的能力提升已经早就过了等到过节才冻结系统进行割接切换的瓶颈,二季度进行重大的系统升级减少对业务的影响逐渐成为更好的选择。二季度春暖花开,还适合考虑些人才发展的长远问题。在进行了几个月的业绩跟踪和举措落地后,也应该比较容易评价一下人选的担当,能力与潜力。同时通过领导力等相关软性的文化建设,帮助管理干部在二季度做一个快速的诊断和“补血”。通过软性活动也可以驱动硬举措的持续落地,2019年过半哪些策略有效,哪些举措需要调整也适合进行一次优化调整。 三季度:结硬寨,打呆仗2019年过半,无论达成情况如何,原则上缺口都应该滚到下半年(外部环境变化则进行调整)。同时,三季度对于很多流通企业而言高峰已经开始到来,所有的举措尝试和制度优化在上半年也都已经完成,因此三季度的主要工作就是打硬仗。硬仗怎么打?1.     年度规划目标微调无论战略与年初目标设定得如何完美,这个时候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一下年度目标是否需要调整。毕竟市场和对手都是活的,企业的目的是发展而不是简单达成“目标”,根据市场和客户的情况微调目标是正常的。微调的意思是不进行大的组织绩效目标以及预算调整,比如:原来更专注利润达成,看到形势向好则增加市场份额的要求;收入利润完成都不好,但是对手更差,考虑更加谨慎的策略同时考虑并购等。另外,下半年的重头戏就在高峰期的目标如何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更加明确的高峰期目标到底是打什么?品牌/收入/利润在高峰期哪个更加重要需要在三季度明确下来并进行部署。2.     大战前的战术部署有了下半年及高峰期的目标明确,无论是资源投入以及营销与销售的部署都需要一定时间的部署周期。这个过程类似于一个大型的PMO(项目群管理办公室)。根据大战目标分解的所有关键任务和责任人进行比较有计划性的部署。由于双十一的特殊存在,很多企业常年赔本赚吆喝,甚至于有的企业出现了高峰还没来,资源就已经超额投入等待高峰来临的“无畏“行为。3.     战斗指挥机制对于高峰期的应对,目标设定和提前部署固然重要,其中战斗指挥机制本身更是保障高峰期本身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二季度投入的信息系统,三季度进行的资源部署都可以在“小高峰“进行演练并进行复盘。 四季度:冲刺2019年注定是不一样的年份,而且冬天是推动变革的时机。无论前三季度做得如何,四季度都是应该继续冲刺的时间。这段时间不会再有新的举措,而是基于先三季度市场和自身表现后,坚定执行的战斗状态。 注:本文专注2019的执行本身,暂时忽略应该从三季度开始考虑2020年的规划。

0 Comments

该定19年战略目标和策略了,是冬眠还是冬练?

2018还剩一个月,就算业绩完不成,也是时候定明年的战略目标了。在一片哀嚎声中,企业和个人都可以选择退出或者继续坚持。选择退出并没有什么丢脸的,请参考《把公司卖了吧》。如果选择坚持,我们理性的探讨一下制定年度战略目标和策略的思路。我们曾建议服务过的客户,重新审视战略方向和举措。战略需要不断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举措则要明晰反映战略的意图,应战略之变而变。以防守为主的坚持策略 - 冬眠如果公司判断未来行业的趋势是偏悲观的,那么在经济寒冬来临之时,适当地采取保守策略可能是上上之选。我们看到,绝大部分低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所面临的今冬将会特别寒冷,比如专线公司、合同物流和综合物流公司等。因此,对于这些企业,我们主要建议采取保守的“冬眠”策略。***冬眠策略三步走***现金流断裂几乎是各家企业倒闭的直接原因,而现金流危机则是战略和管理策略不当导致的直接后果。 对于依赖大客户的专线和合同物流公司而言,接生意挺容易的,只要压得起款就可以。然而,事实上你的上游客户很可能已经在准备过冬,且看他们的账期从30天到60天,90天,甚至120天,这些举动都是企业在加强自身现金流严控的信号(连苹果公司都是这么做的)。 天条:低毛利不会致命,但账期可以! 能融到的长期资金要继续融,能不投的固定资产就不投,凡要消耗长期资金的项目尽量暂停或不做,什么互联网、全渠道乃至办公场地、人员招聘等等都尽量压缩。确保公司账上的余额维系在一个正常水平是当前企业生存的“王道”。在经济上行期间,企业可能尝试了不少新的产品和业务,但事实证明,很多并不靠谱。现在,寒冬季,企业就应该切实考虑一下是否要聚焦主营业务。回归主业不表示什么都不做了,而是为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建筑和巩固更高更坚实的壁垒,防范“入侵者”。 因为就算在冬天也有很多不怕死的在雪地里乱逛,去每家的菜地里拱一拱,看看有没有能力弱的篱笆不牢的,可以趁机抢夺底盘。如果此时,企业在主营业务上不具有扎实的运营能力,无法扎牢篱笆,那么,碰到这些勇敢的雪狼,企业很可能被它们突破或侵占,这个冬天就会变得依旧不好过。 在主营业务里维护自己的地盘可以有最基本的三招:1、地域上的低风险扩展,2. 产品线的微创新,3. 用户体验的持续改进。这三招投入不大,难度不高,但却能产生奇效。我们看到不少成功的公司(比如洽洽)等在回归主营业务后通过这些最基本招数,持续发力、夯实基础、扎牢篱笆,同时,继续盘算未来,为将来的蓄势待发筹谋布局、积蓄力量、市场和资金。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精耕细作是第三步,持续的降低企业的一切不必要消耗必须通过精益化的运营管理。首先,对于那些策略性投资的业务和产品的经营方式需要快速改变,该剥离就剥离。其次,在现有业务中,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企业可以采取更加坚决的变革。比如:减人:大幅度降低自有员工比例,大幅度降低人工操作比例和人员编制(直接减少编制后再设计新流程),大幅度降低非业务人员占比(管理人员急剧压缩);增效:大幅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比如进行网络优化和减少重置);调整结构:大幅度优化商品结构,降低库存成本(减SKU)。 不要觉得这些行为貌似在自残。如果你的选择是冬眠式策略,那么忍痛割爱,才能有舍有得,各种犹豫慌张、摇摆纠结才是最大的风险。以进攻为主的坚持策略 - 冬练当然,冬眠不是唯一选择,毕竟也有北极熊这样的动物就能适应寒冷的气候,继续称王。如果你选择在市场的冬天转型为勇猛的“北极熊”,那么除了“相信’相信’的力量”,应该还要有一些针对性的“冬练”策略。***冬练策略三步走***冬天的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认为首选是“肉食”模式。冬天表示自然增长有限,因而企业需要在市场上不断扫描仅有的绿色和一部分可以捕杀的猎物(无论是市场还是并购的对象)。 纵向的增长策略在于更加细致的扫描仅剩的食物(市场机会),虽然已经做好饱一顿饿一顿的准备,但在最冷的时刻到来之前,把所有仅剩的食物再搜刮一遍还是很有必要。市场上表现为把还有想法的加盟商/代理商拉进来、降低估值也要把钱融进来、只要账期可以接受,低利润的客户也接下来… 横向增长策略在于,不断扫描市场上的标的是不是已经开始成为猎物。如果自己家里还有余粮,而且体力还不错,这个时候就可以欢快的作北极熊“捕猎”了。既然要做肉食动物,当然不能被猎物的骨头咯着了,肠胃也得能消化。企业的并购能力以及整合能力都需要不断加强,这是肉食和草食的最大区别。在捕猎中锻炼,需要的是能够通过不断的捕猎补充自己的能量,并没有所谓的“回家吃饭”的过程。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扩张,企业需要重新设计组织和绩效方式,让更有狼性和担当的成员承担进攻并且吃肉的机会。 在新开的地区、新启的产品乃至并购的公司整合上,公司需要设定新的人才标准和责权体系,给与相应业务负责人更大的自由度和分配权。但是业务责任人同时也承担更大的风险,不仅是饱一顿饿一顿的问题,而是绝战生死的问题。 在冬季进攻,对自身会有较大风险,因此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清晰的止损线,绝不能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贸然倾公司之力,否则必然会得不偿失,白白耗费自身体力和余粮。作为公司化运作,让有狼性的团队持续进攻,在完成新地区/产品/标的的消化后,快速转由运营型的团队持续深化运营,最终形成合力。 守江山的人才和打江山的可以不同,特别是原先公司有较多的总部和文职团队,更加擅长守江山。因此企业应让这些团队在第二步的过程中持续支持进攻性团队,并在完成初步整合后留下来持续经营,守住领地,从而不至于变成“猴子掰玉米”式的进攻。 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为总部的管理组织瘦身。毕竟新建立的领地不太会像总部这样舒适安乐,经营一块新的领地是“迫使”很多人从管理型角色向业务型角色转型的最佳方式和机遇。 选择没有对错需要清晰举措更须坚决行动祝好!

0 Comments

该定19年战略目标和策略了,是冬眠还是冬练三九?

今年还剩一个月,就算业绩完不成,也是时候定明年的战略目标了。在一片哀嚎声中,企业和个人都可以选择退出或者继续坚持。选择退出并没有什么丢脸的,请参考《把公司卖了吧》。如果选择坚持,我们理性的探讨一下年度战略目标和策略的思路。我们也建议曾经服务过的客户,重新审视战略方向和举措。战略需要不断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如果公司对未来行业的趋势判断悲观,在经济的冬季准备采取保守策略可能是上选。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低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比如专线公司,合同和综合物流等企业,这个冬天将会特别寒冷,我们主要建议保守策略。***冬眠策略三步走***现金流断裂几乎是各家企业倒闭的直接原因,而现金流危机则是战略和管理策略的后果。 对于依赖大客户的专线和合同物流公司而言,接生意挺容易的,只要压得起款就可以。很可能你的上游客户已经在准备过冬而严控现金流,账期从30天到60,90甚至120天都是在不断的严控他自己的现金流(连苹果公司都是这么做的)。 低毛利不会致命,但账期可以!能融到的长期资金要融,能不投入的固定资产和消耗长期资金的项目不做,什么互联网全渠道乃至办公场地,人员招聘等尽量压缩。确保公司账上的余额在一个正常水平。在经济往上走的过程中可能尝试了不少新的产品和业务,现在证明了不靠谱。回归聚焦主营业务不表示什么都不做了,而是为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巩固壁垒。 因为就算在冬天也有很多不怕死的在雪地里乱逛,在每家的菜地里拱一拱。如果在自己的主营业务没有扎实的运营能力并扎牢篱笆,这个冬天还是不好过。 在主营业务里,可以通过地域上的低风险扩展以及产品线的微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持续改进维护自己的地盘。我们看到不少成功的公司(比如洽洽)等在回归主营业务后持续发力夯实基础扎牢篱笆的过程中,还未将来的发展蓄势。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精耕细作是第三步,持续的降低企业的消耗必须通过精益化的运营降低所有的运行成本。比如,策略性投资的业务和产品的经营方式需要快速改变,该剥离就剥离。在现有业务中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可以采取更加坚决的变革。比如:大幅度降低自有员工比例,大幅度降低人工操作比例和人员编制(直接减少编制再设计流程),大幅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比如进行网络优化和减少重置),大幅度优化商品结构降低库存成本(减SKU),大幅度降低非业务人员占比(管理人员急剧压缩)。 不要觉得这些行为是有点在自残。如果你的选择是冬眠式策略,各种犹豫慌张才是最大的风险。 当然,冬眠不是唯一选择,毕竟也有北极熊这样的动物就能适应寒冷的北极。如果你选择在市场的冬天转型北极熊,除了“相信相信的力量”应该还是可以有一些针对性策略。***冬练策略三步走***冬天的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认为首选是“肉食”模式。冬天表示自然增长有限,在市场上不断扫描仅有的绿色和一部分可以捕杀的猎物(无论是市场还是并购的对象)。 纵向的增长策略在于更加细致的扫描仅剩的食物(市场机会),虽然做好饱一顿饿一顿的准备,在最冷的时刻到来之前,把所有仅剩的食物再搜刮一遍。市场上表现为把还有想法的加盟商/代理商拉进来,降低估值也把钱融进来,只要账期可以接受,低利润的客户也接下来… 横向增长策略在于不断扫描市场上的标的是不是已经开始成为猎物,如果自己家里还有余量体力还不错,这个时候就可以欢快的“捕猎”了。既然要做肉食动物,当然不能被猎物的骨头咯着了,肠胃也得能消化。企业在做并购以及整合方面的能力需要不断加强,这是肉食和草食的最大区别。在捕猎中锻炼,需要的是能够通过不断的捕猎补充自己的能量,并没有所谓的“回家吃饭”的过程。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扩张,企业需要重新设计组织和绩效方式,让更有狼性和担当的成员承担进攻并且吃肉的机会。 在新开的地区和产品乃至并购的公司整合上,公司需要设定新的人才标准和责权体系,给与相应业务负责人更大的自由度和分配权。但是业务责任人同时也承担更大的风险,不仅是饱一顿饿一顿的问题,而生死问题。 在冬季的进攻一定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止损线绝不能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倾公司之力相救。作为公司化运作,让有狼性的团队持续进攻,在完成新地区/产品/标的的消化后转而让运营型的团队持续深化运营,最终形成合力。 守江山的人才和打江山的可以不同,特别是原先公司有较多的总部和文职团队,更加擅长守江山。如果能够让这些团队在第二步的过程中持续支持进攻性团队并在完成初步整合后留下来持续经营,不至于变成“猴子掰玉米”式的进攻。 通过这种方式也为总部的管理组织瘦身,毕竟新建立的领地可能没有像总部这样舒适安乐,经营新领地也是强迫很多人从管理角色向业务角色转型。 选择没有对错需要清晰举措更须坚决动作祝好!

0 Comments

把公司卖了吧

最近我们探讨了几次目前的外部环境压力下企业的应对策略,同时也看到很多奋斗十几二十年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面临如何带领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升级的问题。虽然说我们提出了一些可能的选项和建议,但应该说绝大部分企业和企业家应该是无法完成带领企业实现转型再上台阶的。 对于没上市,也没有新的增长引擎以及很高利润的普通民企,真正的上策是把公司卖了。 企业有自己的生命要知道99.9%企业寿命是小于人类的平均寿命的,简单的传给二代并不是应对竞争和增长的解决方案。有些企业家试图通过把企业传给二代既解决自身的传承,也为企业的创新转型输入新的基因。首先,除了那些真正有很好品牌的企业,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传承的价值,能够传承资产就已经不错了,企业家无法将自己的权威和控制力真正传给二代。而且很多二代虽然有更强的创新动力,但不见得有意愿且适合带领现在的企业再上台阶。我们看到大量的二代实际上接手了一副重担,放弃了自己的追求最后也并没有让企业焕发新生。本人曾经撰文描述企业有自己的生命,企业家是其创造者,但是企业成年之后应该有自己的发展之路,当自己无法胜任继续扶持企业发展的时候,各种选项都应该值得考虑。 卖掉的好处首先大量企业家虽然看上去身价不菲,但很多人资金和生存压力也是非常之大。我们接触过很多有意愿考虑出售的企业,账上的应收账款是年度利润的好多倍,更别说隐形的负债以及如果需要进行设备更新和转型投入时的潜在资金压力。卖掉股份对大部分企业家而言从财务上是功成身退了。将大部分股份出售,引入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的投资人以及产业资源,对于促进企业真正换血并通过融入更大的平台,有机会参与到二次转型的机会。在物流行业中,有一家“壹米滴答”将各地“区域小霸王”整合后形成全国性网络,实现了模式升级的同时业务量开始重启快速的增长。对于这些“区域小霸王”而言,通过融入更大的平台实现了转型,企业家的股份换到更大的平台后虽然份额下降,但是价值上升了。对于身处企业内的管理者和员工而言,短期而言可能面临岗位职责,能力要求乃至收入结构的影响,但是如果给与企业第二次发展的机会,远比在温水煮青蛙更好吧。可能唯一受害的是一批靠老板庇护但无实才的人。对于企业而言,这些人通过公司转型进行淘汰非常正常,对于老板个人而言,如果确实因为共同打天下有情感成本,老板通过出售公司股份兑现收入后可以对这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情感成本进行补偿,而这这些事本来就应该是将企业家与企业逐步独立的工作。这类因素也常常是老企业转型的重大助力,通过这样的股份转让实现转型的过程可以算是刮骨疗伤。 卖给什么样的人不是说把公司卖了就一了百了,除了实现财务退出,企业家还是应该为企业的发展有个更好的布局。个人建议,最好将企业出售给有实体运营能力且价值链上互补的公司。有实体运营和价值链互补的公司通过并入公司,目的是为了补足价值链或者形成规模经济,会更加看重公司现在运营资源和能力,需要形成1+1>2的效果。如果单纯的财务投资,虽然维持了公司的整体性,但是财务投资基本都有非常明确财务目标和退出时间,比较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人员剥离以及过度快速的变革。就算财务投资转型成功,下一步很有可能会再次出售,对公司和团队的未来风险相对较大。当然更好的是实业和资本的联合收购,在既保留公司运营价值的同时有更强的财务支持对将来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财务投资人也比较乐意与实业公司联合收购,有利于业绩改善和后续的退出。对老板而言,有了现金之后,可以通过投入配套的基金甚至参与部分基金的运作看到更多的商业机会,从企业家转型为投资家的成功案例也不少。再回到前文提到的,这种方式可能更加适合原先二代不适合接班现有企业的情形,利用企业家更多的企业外资源,为二代创造一个适合的新事业。注意事项对于股权出售的情况,首先对企业还是要完成规范化的治理,如果历史问题较多,重新成立公司并购买资产可以作为备选方案。企业的规范化最好提前进行,对于一个历史较长,如果合规性不是很好的企业,就算本身有很好的价值,投资者将风险因素纳入考虑后对于估值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