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供应链研究(一):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信息关海生(Haisheng Guan)原色咨询顾问聚焦流通行业战略咨询何宜霏( Yifei He)原色咨询分析师聚焦流通行业战略咨询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每年农产品生产量居世界第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至2017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经贸组织、国内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农林牧渔产业现代化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每年都在持续增长。然而,区别于持续增长的总产值,农林牧渔业的年增长率却在逐年大幅下降。针对农林牧渔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却发展疲软的问题,各界专家都展开了研究。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农产品上行”、“农产品商品化”等问题的讨论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这一切都为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01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一般而言,农产品供应链由5个环节组成:生产资料的供应环节、生产环节、加工环节、配送环节和销售环节,每个环节又涉及各自的相关子环节和不同的组织载体。同时,相邻节点企业间表现出一种需求和供应的关系,并把所有相邻企业依次连接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网络。现有的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表明,在其构建的过程中,总有一个企业或一类企业(生产商、供应链商、销售商或中介组织)是供应链运行的主导力量,它们对供应链的各环节影响力最大。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由农户、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组成,其流程如下图所示:据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的调查,中国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流通的比率超过70%。截至2016年底,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超过4400多家,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市场1671家,全国有各类农贸市场2.7万个。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4.7万亿元,同比增长8.8%,交易量达8.5亿吨,同比增长5.1%。然而由于存在供应商利用自身收购能力和议价能力迫使小农户竞相压价、农户与市场之间信息脱节,代理人机会主义倾向较大等风险,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农产品卖难买贵的市场问题。 02农产品供应链特点农产品本身往往具有鲜活性,其生产的区域性、季节性、分散性等特点也十分突出。同时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农产品消费弹性小,具有消费普遍性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性,导致了农产品供应链不同于其他行业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主要特点如下:1. 参与者众多农产品供应链在产前、产中、加工、运输、销售和最终到达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上都有众多参与者。从价值流的角度考虑,价值创造过程中因为环节过多导致成本增加,直接影响了供应链总体利润。同时,多环节参与也直接影响了成员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影响农产品到达消费者的最终时效。2. 农产品供应链节点间的衔接目前来说,农产品供应链交易成本相对较高,还未形成规模效益,因此在利润分配上不利于企业之间形成供应链合作联盟。同时,从信息流的角度考虑,供应链主体间的信息传递不通畅、不及时,最终导致节点间的衔接问题。3. 农产品供应链对物流要求较高由于农产品具有鲜活性的特点和较高的质量要求,所以物流特别要求绿色物流,要求在整个运输、仓储过程中,做到不变质、不污染、不破损。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通过精包装、建设专业设备等方式来实现。然而由于农产品价格较低、体积较大,因此在物流成本的投入上受到极大限制。 03农产品流通成本分析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20%-30%,其中,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中占40%以上。而与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物流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物流成本过高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呈逐年递增趋势,2017年,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为3.7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国农产品物流占全部物流总额的比重却一直呈下降趋势,2017年比重已降至1.46%(如表3所示)。由此可见,尽管农产品物流行业拥有极大的市场空间,其在物流行业细分市场的重要地位还未被大众认可。农产品物流过程包括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储存和加工配送等环节,并且要经过多个节点企业。从物品流通的角度,农产品物流就是供应链各个环节实体的衔接者。因此,农产品物流成本控制对整个供应链集成性、产品质量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等方面都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04未来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使供应链的总体效益最大化,而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之间却是相互独立的,只有通过贯穿各环节节点企业的纽带,实现供应链一体化,才能在交易成本降低的同时避免纵向一体化所造成的管理成本过高的弊端,最终实现该目标。结合当前农产品供应链痛点,相信以下几种模式可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纽带:1. 加强信息流+物流的整合完善供应链上的信息平台,强化仓转配的大物流与平台的信息共享,在信息流和物流上双向流通,实现各环节的品质追溯、时效追溯、物流全程追溯,提高供应链总体效率。2. 技术流考虑到农产品本身特性多样,部分农产品已进入工厂化生产阶段,在供应链各环节提高技术保障、标准化操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物流废弃成本。3. 新零售+新供应链打造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实现订单生产,减少供应链中间环节,降低供应链流通成本,提高供应链总体效益。4. 供应链金融+物流以贴近末端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或销售中心为交易核心,抓住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对资金的依赖,打造资金流、物流全封闭的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实现各环节利益共享。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还有:一起重新定义“家文化”:UANSER助力客户全球化的战略思考
展望2030 | 食品产业价值链重塑的机会
中国人均GDP已经接近1万美元,多数官方机构预测,2030年中国人均GDP能够再翻一翻到2万美元,总人口接近14.5亿。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在消费总支出中的占比是稳步下降的。2018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食品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已经下降到28.36%,而且会继续下降。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恩格尔系数普遍低于20%,美国甚至低于10%。有人担心这是不是意味着食品行业的增速将远低于经济增长?这样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因为如果简单计算一下:人均GDP翻倍,但是恩格尔系数也降到发达国家平均的15%左右(现在28.36%),两者相抵,食品的总支出几乎是不增长的。 而我们的判断是:不好也不差。食品行业增速不会很快,与GDP增速接近。 我们再仔细看一下几个与我国消费习惯接近的国家/地区:单位:美元我们发现对饮食有相当偏好的发达国家/地区的恩格尔系数确实在15%左右,但是随着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消费占GD的比例会持续上升。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人民币,占人均GDP的30.76%。而食品开支占GDP的比例为8.73%,与发达国家接近。这说明了,就算中国的恩格尔系数继续持续下降(表示我们越来越富裕),食品开支占GDP的比重基本稳定,整个食品产业的增速预计将保持与GDP增速同步。宏观政策走向: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净出口拉动、投资拉动逐步过渡到内需拉动,居民消费总支出的上涨速度将持续大于GDP增速。 差距即是机会2018年财富500强名单中,美国121家,中国公司129家(虽然平均规模和利润水平还远低于美国)。与食品相关的中国企业中粮集团,以接近5000亿人民币的营收位列134位。 (财富500强,食品饮料不完全名单;汇率按7折算)再看一下“财富中国500强”,中粮集团下属单位直接进行排名后,中国最大的食品公司是万洲国际(双汇国际),年营收1496亿人民币,是同属于肉类加工的“泰森食品”规模的一半,但与财富500强入门的1735亿已相当接近。另外,新希望(690亿),温氏(572亿)等以农副为主业但也有大量肉类加工业务,其规模和趋势都属于绝对的头部,未来可期。 (中国财富500强,食品饮料)上榜酒企(茅台、五粮液、华润啤酒、青岛啤酒、洋河)的营收加起来为1695亿,不到百事可乐(4526亿)和百威英博(3823亿)的一半。上榜乳企(伊利、蒙牛、光明)的营收加起来为1998亿,与雅培(2140亿)、达能(2036亿)、亨氏(1839亿)、亿滋(1816亿)等接近。 虽然我们与巨头的差距还比较远,但是只要进入了工业化过程,我们赶超的速度就会加快。因此这样的差距本身是这类企业最大的机会,确定性都比较高。 机会分布并不均衡从横向对比来看,包装食品与酒水饮料的工业化标准程度最高,附加值也高,最容易形成在品牌、渠道上的规模优势。酒水饮料行业已经进入到集中化阶段,在未来10年,中国的酒水饮料企业规模估计再上台阶。啤酒和牛奶具有地域特性和多样化需求,同时具有很强的工业化属性,头部企业更多考虑通过兼并收购实现规模扩张。而白酒的产地属性和高端场景模式已经被广泛接受,持续性的品牌营销和渠道扩张是提升收入和规模的主要策略。而低端白酒可以通过创新找到一个缝隙市场,但由于白酒的消费量远低于啤酒和饮料,从企业规模看来空间不大。 包装食品在中国500强中仅“达利食品”一家,中高端包装食品还处于早期阶段。随着人均消费支出的提高,中高端包装食品预计迎来一波快速增长。世界500强食品企业中,达能、亨氏、亿滋甚至宝洁、联合利华等快消品企业都掌握了上百个品牌。由于消费品牌价值高,但建设周期长,维护成本也高,在行业的中后期主要通过并购品牌来实现规模扩张,再通过共享销售渠道和供应链来创造价值。 包装食品企业需要在渠道和品牌上同时发力。自建销售渠道同时利用线上线下等所有渠道,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和通路。品牌企业还需要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提高对价值链的控制等方式突破百亿营收规模。渠道、品牌以及对价值链的掌控能力是进入下半场的前提条件。 催生巨头的土壤正在孕育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碎片化,基础农产品生产的碎片化也是长期的。创新的土地流转模式以及部分垂直农副产品的产地包销等努力是一种方式,但是进展速度满足不了终端消费市场对食品全链条的安全、追溯、标准化水平的快速提高。 要解决消费终端的要求和应对农业生产碎片化的现实,一定会催生生产流通环节产生巨头企业。生产流通环节从深加工一路往前追索,到产地直采,存储,到农产品包销,再到饲料、种子、化肥、农药等环节的全面渗入。有一部分可能形成现代化农场模式,但是更大的市场在于围绕碎片化的农业生产,在上下游各环节形成更大的规模。 从万洲国际、新希望、温氏等处于产业中游企业的规模远大于终端消费品企业来看,这是符合产品产业特点的模式。这些中游企业可以通过抓住深加工半成品的标准化,向上游的各个环节推动标准化并实现规模优势,成为真正的巨无霸。 围绕着中游企业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同时,配套的科技类企业才有机会专注于科技产品的研发并实现商业变现。包括不限于:种子农药化肥新技术、冷链仓储、各类专业设备、各类添加剂、微生物、物联网和大数据等。这类科技企业需要成熟的B类企业成为客户群体才能发育。 这类中游的食品生产流通企业,可以承载部分农产品标准化、产业标准的落地。同时这些企业为了能够掌握价值链的分配能力,也会在下游的农贸批发领域发力。 小结产业的升级是以十年为单位的,企业的布局在微观上看业务和竞争,在宏观上还是看趋势。 酒水饮料虽然创新不断,但已经进入集中期,而且产业链相对完整,巨头控制力较强。新进入者机会不多。 包装食品特别是中高端包装食品还处于早期渠道和品牌建设期,在未来几年将有大量的新品涌现,头部企业将在渠道、品牌、供应链同时发力,在完成初步布局后进行更多并购实现全渠道、多品牌和价值链分配能力。 产业中游的各类企业(包括肉类加工)通过下游的持续标准化和规模化,不断向上游各环节渗透,解决碎片化农业生产和农业标准化的问题,成为产业中的巨无霸。
大道至简 | 数字化转型的支点
数字化转型是巨大的系统工程,但各种方法体系还在逐步成熟过程之中。 业内对数字化的基本共识是: 数字化转型必须对业务进行数字化,不是管理的数字化,更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的技术工程。 实际上,在数字化概念流行之前,很多优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路径已经契合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逻辑,并驱动了商业模式的持续升级。 进一步研究,我们会发现:如此复杂的数字化转型工程,如果有一个关键的成功因素,那将是事半功倍。这个关键因素是要找到商业模式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点”。 比如:在大家熟悉的快递行业, 这个“数字化转型的支点”就是“面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读者应该都曾经见到过这样的快递“面单”,虽然各家快递公司格式不同,但是基本信息相似。 我们从这张“面单”开始探讨一下,为什么这样一张“面单”成为了整个“数字化转型的支点”。 一个地址的数字化 快递的最基本信息是需要准确的收件人信息,而其中更基本的是地址。 Step1:数据化 当快递员收到你寄出的快递,无论是立刻还是交回公司,第一项工作就需要讲收件人地址输入系统。因为只有知道了收件人的地址,才能在后续工作中进行分拣以及后续的所有路由分配。 这个实际过程要复杂很多。比如: 为了提高效率,快递员和网点一般只需要录入收件人所在省份,满足下一个环节进行分拣需要就够。 网点还需要将“面单”拍照上传,由专门“录单中心”进行完整的地址进行分段录入,直至收件人的精确地址,联系电话。 在这个过程中,会将地址的不同分段信息配合快递目前所处的状态进行前置的录入,比如在到达派送快递员之前,必须将精确地址和客户联系信息完成录入和校验。 为了将收件人地址数据化,快递行业进行了十数年的努力。 从早期的人为书写(业内“写大笔”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岗位), 到成立数千人的录单中心(拍照压缩传输技术都得到了深度应用), 到引入和尝试各种图像识别AI技术对手写地址进行解析, 到现在基本实现电子“面单”在源头对地址实现了数据化。 现在市面上流程的各种新技术,包括图像识别的AI技术很多年前就已经在快递行业深入研究和尝试应用。 最终高端技术被“商业+技术”的组合所替代。 Step2:数字化 数据化的收件人地址只是一小步,对于全网进行数字化而言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利用。 首当其冲的是对这个地址进行解析,知道这个地址的真实物理位置,才能确定应该发往那里,什么时间由谁派送。 在中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过程中,地址的不完整不稳定性是世界难题。 当你在收件人地址栏填下信息之后,快递公司后台的整个地址库(一般是四级地址库)配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解析和扫描。 对于先进一些的企业,还能够根据客户的其他信息,比如名字和手机号码检索客户过去的快递首发记录来提高识别的准确率。 有了精准地址,精准的GIS位置识别,再通过对派送区域的数字化(实则电子化,常见的方式就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每一个区域的划分。就是给你家送快递的快递员的地盘),完成对这张“面单”代表的货物刻画了精准的OD(Original to Destination)。 Step3:智能化 不要小看了OD信息的数字化,因为有了“面单”的这个信息,业务中台才有了全部的优化基础。 根据地址和时效要求,快递公司的业务中台(分拨中心和运输网络)和数据中台对全网的货物流向进行全局的分配。比如: 快递公司在快递到达分拨中心之前就可以开始预判当天的货量; 并安排卸车的调度和人员排班; 同时根据分拨中心的产能和后续路由机制预判是否爆仓(各公司的“鹰眼”); 及时调整路由; 根据货量和流向进行后续的运输资源的调配 (从每个城市到每个城市的货量每天波动很大,100%固定往返运输的成本是极高的。这方面中国的智能化水平已经远超国际同行)。 小故事: 以前经常讲一个小故事:客户从上海发一个快递到南京路XXX地址,快递公司寄到了江苏省南京市,然后找不到这个地址的情况。一个基础信息的数据化,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远没有说的那么轻松。 货物重量体积的数字化 “面单”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信息,比如“重量体积”。 重量体积不仅仅是与客户确定收费时使用, 还有很重要的作用是要帮助后续的运营。 比如: 快递物流公司都需要尽量把一个车辆装满但不超载,实现运营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公司首先得知道今天到达分拨中心的货物: 多大多胖,…
【跨境物流企业家们】你焦虑吗?
“聚变重生”研讨会现场 7月25日,原色咨询有幸跟ISEA一起在上海举办了一个小型的行业研讨会。举办这个研讨会的初心呢,就是在跨境物流行业的变革时代,行业的企业家们需要更加开放,在共同学习中建立起新思维。原色希望在这其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价值。 研讨会的整体效果出乎我们事前的预想,很高兴我们开了个不错的头。详细情况,请点击以下链接移步ISEA官微查看活动报道: 【ISEA高端沙龙】充当各位企业家的引路人,拥抱资本,聚变重生 研讨会的主题是“聚变重生”,在一开始,我们针对小范围的20多人有一个简短的问卷调研。主题是:你焦虑吗? 结果是25%的人选择了“非常焦虑”,50%的人选择了“焦虑”。而焦虑的主要源头,其中60%的人选择了“认为3-5年企业能较好生存,但对进一步发展的迷茫”,40%的人选择了“认为自身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不安”,而 “马士基等船公司巨头的上岸竞争”,“顺丰京东等国内物流的跨界竞争“、”传统领先货代们在资本助力下的竞争“等外部竞争的三个选项,分别有33%的人选择了。 另一边,选择了“不怎么焦虑“、”一点都不焦虑“两个选项的有25%,其中只有1人选择了”一点都不焦虑“。而心安的动力,大部分人选择的是” 虽然市场竞争在加剧,但也意味着机会,而且自身企业已经有了清晰内生式发展策略“和”虽然市场竞争在加剧,但也意味着机会,而且自身企业已经有了清晰外延式发展策略“。 嘉宾们在研讨会上分享自己的见解 国内物流市场,相比跨境物流市场,更早经历快速发展的电商快递市场,更早经历资本的助力和冲击,竞争也更加充分。以史为鉴,原色简单对国内物流的2010年代做了个复盘,按企业家状态特征分为了:旁观和眼红期、轻度焦虑期、重度焦虑期和焦虑常态期。 旁观和眼红,是因为当时的成功者跟自己本身还不是一个群体; 轻度焦虑,是因为跟自己一样的传统行业老兵们开始依托创新和资本,走上了舞台; 重度焦虑,一方面是因为有人出局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最大数量的细分集体开始面临整合; 焦虑常态,主要是因为整合速度并不如预期,更稳健的整合模式开始涌现。 结合国内物流2010年代的简单复盘,和前面小范围的调研结果,看上去跨境物流目前处于“旁观和眼红期“和”轻度焦虑期“的中间状态。 你怎么看呢?也欢迎来参与调研。 调研问卷(提交后可查看调研结果) 作者介绍 郑晓丹 Bowen ZHENG ■ 原色咨询合伙人 郑先生专注于业务战略规划与落地,擅长运营优化及IT管理。在加入UANSER之前,郑先生在国际知名IT公司工作了10年,之后在国际知名咨询公司任职超过5年。郑先生目前主要聚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咨询服务。 原色商学近期课程预览 UANSER Academy 【正在招生】原色商学Mini-MBA 物流企业辅导式咨询培训第二期 【正在招生】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必修课:用设计思维提升用户体验 原色咨询相关文章推荐 UANSER Consulting 【四周年献文】中国咨询公司的第二曲线机会 【给企业家们】新常态下需迭代战略思维 【聚变重生,疫情后整合自救】直播回顾 【深度】效率驱动,良性增长(上) 【深度】效率驱动,良性增长(下) 【效率领先模型】企业效率竞争的三个层次 END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 合作及商务事宜请联系 uanser@uanser.com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原色,获取更多行业洞见 点击“阅读原文”,联系原色
原色商学Mini-MBA第一期第六讲在丽江成功举办
前言 原色一直倡导适应变化,稳定发展,新常态下的物流行业尤如是。物流企业本着优化成本、提升客户体验和拓展业务规模的目的,以各种办法尝试在货量、资源、系统、信息,价值等多方面整合。无论应对垂直发展、水平发展,还是企业间协作及聚合的考量,企业都应该首先在管理水平和核心团队认知方面综合提升。原色商学应此类需求开发了Mini-MBA课程,为企业搭建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希望系统化的授课和头脑风暴式的研讨为企业后续的成长与协作带来保证。 本次Mini-MBA 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进行授课 照片作者:Gisling 本次的课程的主题为《市场营销和产品设计》 原色商学Mini-MBA 市场规划与销售管理课程 以商业赛道选择开场,从市场细分、财务投资组合分析,到战略规划业务再设计及与企业愿景、使命、目标融合优化,再到管理业务计划并评估表现,向学员完整的阐述了市场管理流程的核心步骤。 借助GROW模型,带领学员进行销售回顾及指导。包括销售成果的时间及地域分层分析,追溯销售拜访的过程,比对销售目标的完成度和销售绩效,以便提出改进举措和提高销售拜访的效能。通过对销售,尤其是大客户销售的实战演练,更好的对销售管道进行管控,和提炼高价值的方案。 左右滑动查看原色 Mini-MBA 课堂互动照片 大客户销售方法(MASM)课程 围绕大客户采购的5个里程碑和8大工具向学员详述了大客户销售管理的核心要素和方法。 MASM8大工具: 大客户采购决策图 理想客户模型 客户约访3P 客户需求的冰山模型 如何打破客户的心理防御? ERIC -- 顾问式提问框架 处理异议五步骤LSCPC 呈现差异化优势三部曲 左右滑动查看原色 Mini-MBA 课堂互动照片 物流产品设计与网络规划课程 产品设计,回答了物流企业在产品层面的困惑 1)物流产品的构成是什么,物流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产品化转型 2)产品该如何进行体系化的打造 3)产品该如何创新,是否有创新的方法 原色讲师通过大量案例,详细地介绍了物流产品的构成要素,服务性产品的IPD打造方法论,并让学员现场利用所学的理论方法进行产品设计的实战模拟,广大同学真切感受到产品设计的重要作用,帮助参训企业打造创新物流产品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网络规划,针对中小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网络规划问题,进行基本概念和方法的讲解,包含网点选址,分拨中心选址和配送路径设计等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网络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参训企业科学规划自身网络奠定方法基础。 左右滑动查看原色 Mini-MBA 课堂互动照片 原色讲师介绍 徐晓 Deane Xu ■ 原色咨询合伙人 主讲人徐晓系原色咨询合伙人,拥有20年余的咨询服务经验和8年的企业业务管理经验,是消费品零售行业专家和企业信息化专家。领导行业内多个标杆性企业转型及信息化项目,具有丰富的业务知识, 以及优秀的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 王磊 ■ 原色咨询特邀讲师 特邀讲师王磊系资深销售教练。曾在联想、IBM任职,拥有丰富的销售管理经验。2014年开始撰写“销售麦三石”微信公众号文章,发起问道销售公益社群,组织200多场线上销售研讨和线下销售沙龙。 朱俊 Benny ZHU ■ 原色咨询首席咨询顾问…
【正在招生】原色商学Mini-MBA 物流企业辅导式咨询培训第二期
END 欢迎转载 合作及商务事宜请联系 uanser@uanser.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原色,获取更多行业洞见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