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行业来看物流业(一)

从银行业来看物流业(一)

从银行业来看物流业(一)从银行业来看物流业(一)


引言

银行业、物流业,前者号称行业之母,而后者是目前国内成长性和活跃度都很高的一个行业,貌似两者八竿子也就能稍微打到一点。但作为成长性行业,除了同行对标外,应该多向相对更成熟的行业取取经,万科在一路成长过程中,先后对标过房地产业的新鸿基、帕尔迪,以及跨行业的丰田、汇丰。何况细想下来,银行业确实有不少跟物流业的相通之处。


银行业的资金服务和物流业的物流服务,都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服务,银行业和物流业总能从各产业的发展中分一杯羹,无论这产业是制造业、零售业、地产、或是电商等,其行业规模发展跟整体经济发展呈高度正相关性。银行业总资产在20062015的十年内,年平均增速达到18.29%,略超过广义货币M216.75%同期年平均增速,其中诸如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成长型银行,十年营收年平均增速都超过25%;而物流业货物运输量在20062015的十年内,年平均增速是7.44%2015年达到417.6亿吨),略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速。


战略控制上的启示


本质上,银行业和物流业,都属于强调规模经济的服务业,未来行业集中度格局势必是几超多强加上一批小众企业。现阶段,银行业有4000多家企业,但17家全国性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总资产占了全体商业银行的73.9%2015年底),其他大部分是各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而物流业的企业家数应该是10万级别的,领先的全国性物流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也要低得多。


下表是战略控制指数,也就是保护利润的强度的一种评估框架(基于Profit Zone一书进行了修正)。对领先的全国性银行企业来说,从早期的成本优势,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目前正在向差异化品牌、产品设计、以及混业经营/交叉销售带来的客户粘性等方面发力,比如,招商银行的大零售战略、民生银行的小微业务特色、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特色。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怎么加强战略控制,行业本质决定其根本是要能够带来业务规模,不能带来业务规模的所谓差异化、所谓产品、所谓客户粘性都是不那么靠谱的。零售银行业务一般来说成本收入比会较高,但随着数字电子化能力和社会的财富集中,招行的高端零售银行策略是有其成功基础的。


物流业现阶段,不论在需求端还是在服务提供端,都还处于高度同质化的阶段。对于以成为未来几超多强中一员为目标的物流企业,像电商、零担、三方等主流跑道是必须参与其中的,而目前的关键成功基础是建立同等服务水平下的可持续成本优势,然后以此为基础,深度研判物流需求端的潜在变化,同时评估服务提供端的实现能力(技术上的、管理上的),适时地打造出差异化品牌、产品、客户粘性的新战略控制点。


从银行业来看物流业(一)


商业逻辑上的启示-业务发展路径


银行一只手从资产端(主要是贷款)获取利息收入,另一只手向负债端(主要是存款)支付利息。早期,国内很多银行都有“存款立行”的思路,其背后逻辑是,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企业贷款需求旺盛,存款利率成本相对固定,所以银行的重点工作就是吸收存款,这样才能满足贷款需求,也就是供小于求的市场状况;后来随着存款端规模的快速扩大(货币投放量M2增速远大于GDP增速、以及电子化快速降低了纸质货币的沉淀量),越来越多银行开始更重视资产端的拉动作用,只要你有合适的资产,总能找到匹配的负债。


物流一边是货源,一边是产能。过去十年,电商和企业物流外包的快速发展,规模型物流企业都是在快速建场地开线路来扩充产能,这样才能满足物流需求,同样是因为供小于求;后来随着物流产能的快速扩张(资本介入、阿里双11、以及社会化零散运输产能整合能力的提升),整体上供并不小于求了,于是,越来越多物流企业开始向下、向西、渠道进一步切分等,也就是开始更重视货源端的控制力。但这里跟银行业不同的是,因为产能端运作效率能力和服务水平都还不够,即使你有合适的货源,未必你能够有匹配的产能。因此,物流企业挑战很大,在紧抓货源端控制力的同时,还需要匹配发展产能端水平,从而建立正循环。

商业逻辑上的启示-发展轻量化


近些年许多银行都在提“轻资本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比如资金托管、理财产品销售、信用卡、咨询服务等,银行的投资者也特别看重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但我们还是要清楚,银行中间业务是依托于银行存贷款资产规模的。近几年银行业中间收入占比逐步提升,至2015年4Q已经达到23.73%,但其中,四大行和股份行的中间收入占比要远高于城商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背后的主要差异就是存贷款资产规模。如果存贷业务比作电影院的票房收入,那么中间收入就是门口卖爆米花的,虽然卖爆米花不用受制于电影座位数量,但会受制于来看电影的人数。


领先的规模物流企业,现在也都依托物流,向供应链金融、汽车后服等类中间业务发展。诚然,类中间业务确实是营收增长点,但切记别舍本逐末,忘了物流运输规模才是本。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那些纯交易平台的真正轻资产运作模式呢?金融业的P2P交易平台(银行企业基本不玩这个)算是一种,我更多地理解其为科技型公司,运用技术来解决供需匹配和风险管理;同样的物流业交易平台,本质也类似,如何运用技术来解决供需匹配和质量管理。另外,你觉得这类交易平台面对的应该是主流市场还是利基市场呢?


待续说明


本人对银行业的理解有限,成此文只是希望物流同仁的从业者们,在应对激烈的行业内竞争时,偶尔跳出来看看外面。后续,计划再从客户管理上、经营效益上、以及未来发展上,分析下银行业对物流业的启示。当然,如果本文阅读量寥寥,那也就没有后续的必要了。:)


©2017 原色咨询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文由原色咨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权,转载请保留本版权信息、原文链接,且不得删改原文内容。



原色咨询:一群有梦想有专业来自国际一流咨询公司的团队,以为客户实现业务价值作为自我实现的理想,投入到英雄辈出的物流行业。前进路上,希望与更多有志之士同行!



微信号:RGB_CONSULTING

提示:请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原色咨询

从银行业来看物流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