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辉煌,落寞”,外企在中国的一切发生的太快!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挤走了港台东南亚等三来一补的外资制造企业。
近年来,欧美品牌生产企业也积极重新布局供应链,降低中国制造的比例。
消费市场,很多外资企业享受了十多年中国内需井喷的红利。
中国市场成为很多全球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然而,这一切似乎也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随着“消费降级”以及本土企业的崛起,不少外资企业对待中国市场从满怀期待,持续投资到犹豫彷徨中重新定位。
以前的热点故事是:“星巴克从品牌授权开始,持续投资并收回股权,成就了最大的海外市场。”。
现在是:“麦当劳变成了“金拱门”,DHL卖与了顺丰”。
不敢预测外企总部接下去如何定位中国市场,但真心期望这些全球性企业能在中国市场“挺住”。
理性看,我们中国市场需要外企的长期投入。
专业人才
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管理人才,外资企业为本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如果没有大众,通用,丰田,GE,飞利浦,IBM,Intel等等全球企业的常年培养,从大学和蓝翔技校能培养和挖到真正的专业人才吗?
外资企业基于全球的技术和管理实践积累的最佳实践,我们本土企业不太可能在短期内通过“努力”和“迭代”实现积累。
很多已经崛起的本土企业,关键技术和管理岗位上常常还是有外企背景的人在扛。
这些人才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黄埔军校。
工业化理念
国内市场是很奇特的,“数字化移动互联网”巨头闪耀全球,而绝大部分企业又处于“农业模式”,甚至“游牧模式”。
虽然我们经济规模上实现了快速跨越,但毕竟“工业化理念”不是一代人就能建立的。
本土的企业,除了华为这种特例,看待产品研发,管理体系,质量控制等等,都保留了非常明显的“农耕特征”。
在民企,各种“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型和升级是最成功的管理模式。
绝大部分“快速迭代”式的创业,在我们看来更是把“打猎”包装了一下,比“农业模式”都原始。
外企能做全球供应链协同,而很多本土企业在一个公司内MRP都运行不好。
这形成了鲜明对照。
很多本土企业的成功,是站在了成熟技术,成熟设备,快速增长市场的基础上,激发了趋利性和发挥了“灵活性”而已。
我们的企业无论从技术和管理上,未来都需要补“工业化理念”的课的。
而外企的中国业务才是我们的土壤。
产品领先实践
我们经常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成本优势,客户优势,产品优势等等。
大部分外企是产品领先的。
我们有一批本土企业,从成本优势中挣扎出来,努力走向产品领先。领先的外资品牌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和资源池。
我们各行各业都需要产品领先的工作,做出高品质的产品并树立品牌。
直到有一天,期望“绝对国产”意味着高品质,“进口”意味着的低成本。
外企,挺住!
你需要在中国市场的持续成功,
对于全球未来最大的消费市场,
你不应该退缩而是拥抱。
但只把中国当成一个销售区域的做法是必定失败的。
拥抱,从改变全球决策体系开始。
全球经营计划,应该有中国本地管理者的深度参与。
制定中国区的业务计划和本地化策略,给与本地管理者更大的决定权。
中国市场很大,而且是阶梯式的。
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消费阶段和习惯也有很大的不同。
但中国的互联网渠道和数字化营销也很先进。
这样的消费市场老外看不懂。
一个爆款就把全球买断货,更是不愿意相信。
了解中国市场不该找些老外来走马观花,回去讲故事;
更不该来过过水,回去好升职。
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把本土的管理者纳入全球决策体系。
就算到了现在,还有些老外来中国走一圈,回去讲讲中国有户口,汽车要拍牌,就成了“中国通”了。
我的实际经历让我意识到:就算是全球化公司,也有高管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电视里宣传的几十年前的样子。
曾经一起工作过的一位国际公司全球总部的专家在上海呆了一周,最大的感慨居然是:“当我走在酒店附近的南京西路上,看到中国人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的真实和自然,爸爸带着女儿似乎也真的很开心(国外宣传的计划生育,女孩堕胎等等)。我开始以为是因为这里是外国人出现的区域(以为是群众演员呢),但是我每天都去走走,我觉得他们是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我当时的表情就是:
外企,我们需要你,
你也缺不了我,
请你放下身段,我们也虚心学习。
面对中国市场,你思考的问题应该从
“市场进入策略”或者“销售运营”,转向
“中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