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几乎是我们中国人“信仰”的一部分。我们最主要的线下社交是“吃饭”,最主要的养生手段是各种“食补”。很多年轻人也以“吃货”自嘲,以至成为潮流口头禅。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对于“吃”的要求会不断提高。而且,消费者对食品的消费水平一旦提高,很难再降下来。
相比服装等必需品,即使可支配收入下降,消费者在购置新衣与保持饮食标准之间,大概率选择保持饮食标准。
十四亿张爱吃的嘴,一定能够吃出世界级的食品企业。
虽然未来的机会很大,眼下国内的食品企业与国际领先的食品公司差距显著。
比如,下图中每一家国际食品公司的年收入都超过了1000亿人民币,并且旗下都有很多全球知名品牌。
笔者认为,中国的世界级食品企业将来都会远大于国际公司(毕竟人口数量是高度相关因素)。
由于历史的土地以及人口政策,食品全产业链的整合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随着食品全产业链的工业化和集约化提升,结合资本力量进行食品全产业整合的机会窗口将不断涌现,最终筑造大量世界级的全产业链食品公司。
横向整合
随着消费市场竞争格局的演化以及国外标准化餐饮连锁等模式在中国落地生根,驱动了从餐饮、零售、中央厨房、食品工厂直至农业土地流转方面的横向整合。
标志为连锁餐饮的标准化和全国拓展,食品相关的零售企业全国全渠道扩张以及伴随着同一行业内的兼并收购逐步升温。
笔者认为,随着内生性横向扩张的难度和成本不断提高,横向的并购整合将是下一个浪潮。
随着标准化餐饮和连锁模式被市场验证成功,市场竞争的烈度就只会持续升温。
以批发零售为例,无论线下门店、运营、品牌、供应链等各方面,扩张壁垒都是很高,而品牌、营销、通路、供应链等都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
无论是品牌商还是渠道商(包括零售),通过横向的并购获得更多的集约效应是市场竞争烈度上升的必然趋势。
在食品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出现这种高频率的横向整合。除了上图看到的千亿级食品品牌公司在品牌端进行的大量整合。
这种整合的趋势从消费者端开始,向通路、生产加工、原产地甚至配套行业延伸。
我们看一下国际上的情况就会发现这种趋势是自然而然的,比如上游的有机食品:
比如图中的Hain Celestial(海恩时富)主要做天然有机食品的公司(也有部分有机日化产品),在过去这些年通过大量的并购完成横向的扩张并形成更大的规模经济性。
再比如更加上游的种子行业:
大家看到Monsanto(孟山都)从上个世纪就开始进行的大量兼并收购。因为种子是一个非常高科技的生物科技行业,在美国的知识产权壁垒非常之高,所以通过资本手段进行整合的情况更加普遍。
如果我们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讲,种子、化肥、农药等基础性的行业都需要更大量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当然投资机会也孕育其中。
纵向整合
想要成就世界级食品企业,可能有很多种模式,但是笔者认为,无论哪种模式,都需要食品企业完成全产业链的布局,不能只聚焦一个环节,更不能只聚焦于终端。
美国有一个反对食品公司垄断的纪录片《食品公司》,讲述的就是那几家食品巨头从基因开始,一路向上控制种子,生产,流通到最终端的渠道和品牌。
笔者认为,我们国家的情况则恰恰相反。
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农产品小散乱差,一路延伸到流通和消费者过程的多重流转以至于食品安全、责任追溯、供应链效率等等都有大量问题。
食品企业如果需要在保证全链条产品质量,提高供应链效率并且掌握价值链上的关键控制点(渠道、产品、配方、技术…)势必需要进行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
只有能够从种子开始一路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公司才能真正保证国人的食品安全和质量。
当然,具体的控制方式就各有各的创新了。
进行全产业链的纵向整合,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资本的力量以及企业生态圈的协同必不可少。
在美国的食品集团很多时候都已经远远不止于食品公司,为了能够获得金融资源,大型食品公司都在大量金融机构拥有举足轻重的身份。请看下图:
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新兴的投资机构,背后都有食品公司的身影。通过多方资源的整合,助力食品公司在产业链上下游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壁垒和竞争优势。
对于欧美成熟市场,这种并购整合已经向纵深发展,在食品以及配套的其它行业比如媒体技术等领域都不断的出现整合。
结语
食品产业作为最大的民生产业,每一个细分单品有极高的技术和运营壁垒,而在不同环节上又有很大的规模优势。
这势必导出一个趋势,首先通过快速的横向整合取得规模优势,同时快速的向行业上下游进行纵向整合以获得产业链的控制力,并逐步延伸到配套的营销、技术乃至更加基础的领域,比如基因技术等。
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文化基础,大批世界级的食品公司既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托也是市场竞争烈度上升的必然趋势。
(注:有来源图片均已注明)